低水平的勤奋

摘录:

当前有很多听书产品,读书达人用十几分钟解读一本书,假设我们一天听一本,一年就能听300多本,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似轻松高效,实则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

好一点的情况是读原书,但若是读完从不回顾、思考,只满足于输入的过程,这类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几天之后就想不起自己读了什么。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让人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以上两段话是《认知觉醒》这本书里看到的,特别有感触,因为第二段话说的就是我。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每天听或者看原书一两个小时说明自己很勤奋,但原来不过是没太多效果的低水平勤奋。。

第一段话的观点对我而言我是认同的,但也有些人就觉得听书,尤其是听大咖分析总结的书,是对自身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我就看到过一个评论,说听了大咖的解读,才读懂了某些书。所以听书这件事不过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感受不一样而已,没有对错。

我不排斥听别人讲书,但要我花几百块钱订阅听书服务那还是算了,觉得性价比不高。我还是更喜欢读原书。就拿前不久听的李飞飞自传这本书来说吧,这本书的解读我听了两遍,但好像什么深刻印象都没留下,只记得李飞飞挺厉害的。但后来等我看完了原书,我才发现原来原书里有那么多打动人的细节,也对李飞飞的整个成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感慨和反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