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两节课例带给我的思考

“一课一得”成为了近期教师口中的热点话题,在追求“一课一得”的同时,一线教师常常思索着:“一课一得” 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每一课得什么?每个单元得什么?每个学期得什么?;一节课上,得“意”、得“言”、得“法”,如何把握?“一课一得”是随机的“得”,还是有计划的“得”? 是否有依据……为了更好地追求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搞清楚“一课一得”与“教学内容的取舍”的问题。

笔者以近期所听两节课为例,浅谈自己对“一课一得”初探。

课例一——写作指导课《一点中心立,多放渲染情韵生》

教学环节分别为:

一、跟着教材赏细节

1.放慢脚步细描写

2.以声写形多角度

3.调动联想巧修辞

二、学有所获

三、学以致用

课例二——教读引领课《紫藤萝瀑布》

教学环节分别为:

1.赏繁花

2.悟哲理

3.学写法

从以上两个课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制定目标的简约性。

1.“什么是“一课一得”?

“一课一得”是指老师在上课时每节课要有一个核心目标,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性的一个收获。每一个训练点的教学,要使学生“一练有一得”;每个课时的教学,要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完成每一次训练作业,也要使学生“一题有一得”。这样大“得”与小“得”,分“得”与总“得”,形成“得得相联系”的完整的和有特点的课堂训练。

2.语文老师为什么必须确立“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都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管我们有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有着多么丰富的知识,40分钟的语文课堂承载空间都是有限的。既如此,我们就不应该给我们的每堂语文课赋予过多的教学目标。目标多,时间有限,教学中教师只能处处蜻蜓点水,学生则只能走马观花,何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又如何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而言, “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跟突出重点做好某件事或者说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确立“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

3.一课一得在课堂教学中的如何落实?

1、与单元教学内容结合。

2、钻研教材,用好范文。

3、分析学生,制定目标。

4、灵活把握,师生共同达成一课一得。

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