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两天,在跟着三人行外出团建的路上,有一个肤白貌美的95后小鲜肉说自己找不到女朋友,因为他总是会把天聊死。
无独有偶,昨天有人在奇点读书会的群里聊起缘分,我说缘分就是“一个想要撩,一个装被撩”,书友不太懂,于是我解释了一下,假如她给你发微信说:“今晚月色很好。”
这时你应该说:
“我也很想你。”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里顿时涌现了很多能把天聊死的版本。
大胡子老师版本:“今晚月色很好。”“嗯。”
程序员版本:“今晚月色很好。”“在加班。”
猥琐大叔版本:“今晚月色很好。”“XX酒店,1808。”
注孤身版本:“今晚月色很好。”“嗯,来我给你推荐6本书。”
二
今天早上看了一篇文章叫《爱的另一个名字,叫作“聊得来”》,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说爱情里需要聊得来,举了宝玉和黛玉、康熙和容妃的例子。第二部分讲友情里也需要聊得来,举了庄子和惠子的例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一下,说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人跟你聊得来。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可以再写一篇《活着的另一个名字,叫“要吃饭”》,全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大人活着,要吃饭,不信你问问你自己为什么还没被饿死。第二部分叫小孩活着,也要吃饭,附上18个月大的小萌吃饭的直播视频即可佐证。最后一部分再深情地总结一下,活着最幸福的事,就是要吃饭。
我觉得,我大概知道为什么“道理我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了。
三
言归正传,怎么做才能聊得来,才能不把天聊死呢?
首先,聊天的对象很重要。
如果我能跟彭于晏聊天,我就不在乎聊不聊得来,看脸都能吃得下一大碗饭了,还聊什么闲天。所以要弄清楚自己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脸,就不要纠结有没有共同话题了,对方说什么,你都给出最甜的笑容说:“你长得这么好看,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啦!”就可以了。
那么如果不是看脸,你就需要去选择“量级相同”的对象来聊天,而不是不管是谁都上去一通瞎聊,时间久了,自己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例如青年问禅师:“我和在一起7年的女友分手了,是否爱情本不存在?”禅师微微一笑,把青年带到正在比赛的球场道:“看看它你就明白了。”青年参详许久,若有所思道:“大师的意思是否是说,爱情的意义就像一场比赛,只要过程努力过,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大师闭上眼睛道:“非也!我的意思是,你分手关我球事?”
在这里,大师就把天聊死了,能说大师不会聊天吗?并不是,实在是因为青年所托非人而已。
可是有时候,你即使选择了跟你“量级相同”的聊天选手,你还是会觉得会聊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两个连网球拍都没有摸过的人一起打网球,必然是打不下去的。这个时候,你需要提升你的“量级”。
提升“量级”有几个方法:
第一,看电影。看电影一是积累聊天素材,二是可以揣摩人物对白的玄机。
比如最近大热的《摔跤吧,爸爸》里,爸爸虽然平时不太会聊天,但是在两个女儿被早早出嫁的同伴点醒后,爸爸说:“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所有不愿意一辈子面对锅碗瓢盆的姑娘的榜样。”这句话好在两个地方;
首先,戳痛点,然后,树立了宏大变革目标。瞬间能让听的人感觉到温暖的力量。
第二,看书。教人沟通的书不在少数,但蔡康永的书我尤其推荐,不论是《说话之道》,还是《流浪在LA》,蔡康永的书反映了他对于人性的把握,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而且他说教的方式让人很容易接受,所以才有人说,蔡康永是一个水龙头,随时拧开,都有汩汩的鸡汤流出来。
第三,观察别人聊天,所谓在实践中学习。现在的微信社群也不再少数,活跃的却永远只有那么几个,你会发现那些擅长自黑,偶尔补刀,画风温和的人,仿佛永远都能跟人源源不断地聊下去。
最后,很多人讨厌别人有话不直接说。其实我觉得吧,要是所有人有话都直接说,你也受不了。
比如让你整天听“我要买这个”“我要吃那个”“我不接受你的表白是因为你长得丑”这样的话,你大概也想听听诸如“今晚月色很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