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流行坚持21天做某件事情,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比如健身、比如写作、比如练声等等。
假如你能够坚持21天做了这件事情,你就可以行成一种习惯,就像一日三餐,夜睡朝起一样。最早提倡这个说法的据说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认为要形成和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
我曾经试验过,我尝试写作坚持了21天,但是到了第22天似乎就因为已经完成了这项试验而不想再坚持写下去了。往往,写作写到了21天的时候,假如没有新的内容补充进来反而正好是思想耗尽的日子。要更新文章,必须不断的有新的内容和思想补充,否则,指尖即使放在了键盘之上,大脑里仍然是空白一片。
我想,威廉.詹姆斯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也许是21天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是不会显得那么遥远和漫长,比较容易接受并实现。
我个人的理解为要想形成或是改变一个习惯是以21天为始,当你完成了这一阶段的训练或是坚持以后,不凡给自己一点奖励。可以是你很想去看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的电影,也可以是一件你看上了很久只有它配得上你的裙子,因为有点昂贵而一直没有下手,可以是任何你平时觉得不舍得花费在自己身上的物质或是时间,以此结束了21天的辛苦。然后继续下一个21天的坚持。
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应该是长年累月的坚持,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无法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离开了就像活不下去那样的状态,才能是植入身体的一部分。21天为期,一个接一个的往下坚持,也许坚持了几个周期,你的下一个周期就会是42天或是更长时间。就像现在流行的辟谷一样,我惊讶于人可以不用进食,只喝一些汁,就可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照样工作,照样做家务,除了人瘦下去了,其他似乎没有改变。辟谷周期15天我已经很感叹了,据说还有一个月的。这真是考验一个人的坚持和耐力的最好例证了。
21天为始,逐渐的让自己把这件事儿本来是个考验和挑战,因为经常做而喜欢上它们,进而变成热爱,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比如我对自己的要求一样,每天在简书上写作1000字,为了这个每天的目标,白天就要一直琢磨着今天该写什么题目,什么框架,写着写着,只要手指触碰到了键盘,哪怕是没有灵感,文字也是不断的从指间处慢慢的流出。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境界,那么习惯是不是就已经养成了。先不说文章的好坏或是文字的优美与否,你每天设定的这个目标是否完成?这是关键。然后,在下一个习惯里,可以再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我这个21天里专门写散文,力求文字优美、简练。下一个21天,是否可以开始尝试写短篇小说,再下一个21天,是否可以尝试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