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前看你的准婆婆,就知道20年后你的样子

文|小鹿

01

闺蜜最近和交往两年的男朋友分手了。

我们都很惊讶,因为据我所知,那个男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差,家里有房有车有存款,男生对待闺蜜也一直都很好,可以说是朋友圈里的模范男友。

当我们疑惑地跟她询问原因的时候,她沉默了半晌,轻轻地说:

“从他妈妈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如果我嫁个他,我20年后的模样。”

我们都吃了一惊。

02

闺蜜和男友相识在知乎,他们一直是我们朋友圈子里的传奇。

他们一直感情不错,女生不作不闹,男生也开朗大方,和所有小情侣一样,交往了两年,他们开始谈婚论嫁。

而这次分手凛冽又决绝,源于闺蜜和男生父母的见面。

第一次是男生、闺蜜和男生的妈妈在饭店一起吃的第一顿饭,席间男生母亲的话并不多,就是双方简单的介绍和交流。直到男生上厕所的时候,他妈妈的话多了起来,问了闺蜜父母家庭情况,父母的工资、房产、年收入等等。

闺蜜心里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而令她最后做出决断的是第二次与她的准婆婆一起吃饭。

这次男生父母双方都在,男生的父亲在席间谈笑风生,国家大事周边新闻信手拈来,几乎让人插不上话,而男生的妈妈,闺蜜说:

我第一次注意到她的眼睛里毫无神采,暗淡无光,眼神躲躲闪闪,饭桌上几乎没有和谁对视,也没说什么话只是不停地给儿子夹菜。我也一瞬间明白了他的大男子主义的所有根源。”

03

“从他妈妈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如果我嫁个他,我20年后的模样。”

我们瞬间明白了闺蜜的想法。

闺蜜学习的是新闻专业,从十几岁就在外面东奔西跑,是个很有主见很有想法的女孩子,她的父母也非常开明,从恋爱到择业都很支持女儿自己做出的决定。

她当过记者,被关过小黑屋,做过北漂,躺过地下室,尝试过创业,大夏天在街头为小店发过传单……

她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她也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选择什么样的家人。

04

还有一个朋友小B,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了不是最高,不是最帅,甚至经济条件不是最好的老公。

我们都问她:是不是爱情的力量让你选择了他?

小B说:“不,是他的家庭氛围,他妈妈身上的力量感染了我。

第一次遇到婆婆,是小B和男友逛街,恰好碰到刚从国画班下课的婆婆。

“当时她穿着一件素色的旗袍,脸上神采奕奕,像我和我老公炫耀她画的葡萄被老师表扬了,开心得跟一样孩子一样。”

后来,在婆婆的支持下,小B考上在职的心理学硕士。

她每次和我们聚会都很开心,说这都是婆婆的功劳要是没有婆婆的支持和帮助,她这个懒癌晚期患者一定很难完成这个学习的目标。

婆婆对小B来说,可以称得上亦师亦友。她们可以在一起讨论丝袜的颜色,挑选适合的口红,也可以一起出去旅游,钓鱼,甚至讨论红楼梦里的诸多女子。

小B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婆婆,一定没有那个能让她爱上的老公。

05

很多时候,身边总有人会告诉你,感情就是两个人的事情,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旅游……

总之,你开心就好!

然而,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真正磨合的,却是那二十多年来迥异的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塑造成的一个个差异巨大的灵魂。

荷尔蒙的分泌,多巴胺的爆发,都是有时效性的,你确定你能敌得过20多年来,一个家庭模式潜移默化对一个人的影响吗?

婚后是否养宠物?

婚后是继续学习知识技能还是专注家庭? 

婚后在社交和娱乐上是否更多限制?

婚后是早睡还是晚睡是看书还是打麻将是把电视留在卧室还是搬到客厅?

……

看似简单的,小两口相处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也许这些难以收场的世纪之战,你早些就可以从准婆婆的眼睛里,看出丝丝端倪。

06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生活。

每个人必须为自己所选的生活负责。

有的时候总是听说很多婆媳关系不和的例子,其实就是因为太多婆婆早早地就没有了自我。她们的生活里,只有老公、儿子,还有每天的吃什么。

她们不关心时事,不关心容貌和衣着,也不知道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岁月日复一日的打磨,她们终于变成了眼神暗淡、畏畏缩缩的老太太,儿子的任何风吹草动,在她眼里都是不可逆转的惊涛骇浪。

我和闺蜜最讨厌的一则电视广告,就是一个老太太默默地在房间里,忧伤地看着电话,等儿子的手机拨通。

“我不要这样的婆婆。”闺蜜说。

“一段爱情,和成为自我相比。我选择了后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