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在故事叙事中是一种隐喻,走出浪浪山,走出从前的自我,去寻找真正的自由。
平民视角
电影以西游为背景,构造的小人物世界观,不同于西游的宏大叙事,主角是原著中没有触及的小妖怪平民视角,直到结尾也没有名字。
当四只普通的小妖怪们走上取经之路,当他们怀着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信念走出浪浪山,是不是也如大学毕业的我们,憧憬着浪浪山外的世界?
留白、想象
结尾给我一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感觉,小妖怪被打回原形,黄眉大王得到法宝继续发难,如来洞察一切,却并没有同情小妖,悟空随便四根毫毛却是小妖们几辈得不到的法力。
其实整部电影的高朝并不是小妖怪合力打boss,而是结尾的点睛之笔,把整个故事从小妖怪的热血奋斗变成了现实的寓言,通过结尾的留白给我们想象空间。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
电影前半部分,小妖们逃出大王洞,离开浪浪山,为取得真经的理想前行,似乎是俗套的热血奋斗剧情,“我命由我不由天”,也许电影在小妖们合力打败黄眉大王结束,正如童话中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童话。
可结尾的点睛却使整个故事多了多层现实的寓言,蛤蟆精说:“下辈子投个好胎”小妖们拼尽全力却依然改变不了命运,黄眉大王做尽恶事,却仍能平步青云。如来和悟空早在百年前相识,取得真经只是走个流程。阶级和权力早已固化,普通人付出全部也改变不了现实。
人生抉择
电影中小妖怪面对现实,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很难说哪一种结局更好,只品高于本心。
蛤蟆精说:“下辈子投个好胎。”四小怪中,蛤蟆精是通透的现实主义者,它从未舍弃大王洞的工牌,只想为自己谋取现实的出路,看透了现实的无奈。
小猪妖说:“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它是取经队伍的发起人,团队的领导者,面对现实,有过挣扎和犹豫,却依然坚守本心,想要活出真正的自我。
猴哥怪说:“我是齐天大圣。”一开始胆小内向社恐,话都说不明白,结尾却坚定地喊出“我是齐天大圣。” 它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只为了一句信仰而活,它有着“朝闻道,夕可死矣”的信念。
黄鼠狼说:“我想回浪浪山了。”一句平静的抗争,一场无奈中的坚守,从话唠变得沉默寡言,少年的心似被磨平的磨刀石,少了棱角,多了生活的沧桑。却不曾忘记它的本心,它从浪浪山出发的理由。
蛤蟆精说:“哪有什么对不对 把自己活好准没错。”四小怪中,蛤蟆精是通透的现实主义者,它从未舍弃大王洞的工牌,只想为自己谋取现实的出路,看透了现实的无奈。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浪浪山之外是什么呢?也许有更多重山,也许浪浪山外没有山。但山真的重要吗?重要的也许是我们自己的初衷,我们对世界的选择。
走出浪浪山,其实是走出自我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