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7-11 时间:早晨6点10分开始,到7点10分结束。用时1个小时。
伙伴:杨新
本次训练经过几次的时间调整,终于挪到了一天早晨来进行,庆幸的是我提前做了准备,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也完成了当天的快步走训练,有点窃喜。
提问者
我先开始提问,因为第一次用GROW模型来做具体的提问,虽然之前也接触过,多数是给自己分析,步骤和基本概念并没有搞的太清楚。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训练文案中的步骤来提问。我和杨新先做了一些意见交流,确定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拿这些问题来完成提问训练。
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也最有力量,一下子就能把你的思维从天堂拽到地狱。伙伴应该是做过思考的,很清晰的告诉我他的目的就是探索新的职业领域,开拓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空间,做一做中学生的职业生涯市场。他的定位给很新颖的感觉,要做中学生生涯规划市场,先从中学生了解做起,他现阶段的目的就是去培训机构做中学生的辅导老师,这是他的选择,我感觉这个目的很明确,也很接地气,不了解的内容那就投入精力去了解。关于目标没有过多的提问,感觉对方的目标很明确,当获取明确的结果后,就没有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问问题。
现状:这部分自己思考的较多,有点体会,也就开始通过提问来实践自己的理解。我不仅仅询问了伙伴现状对于目标实现都做了什么,还从他这个人的一些状态信息开始询问。之前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定要询问来访者的年龄,工龄,收入,家庭状况等等是为了什么,自己处于这样的场景中后,发现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了解一个人,对于帮助一个人了解自己是很有帮助的。杨新在听到这些问题时,猛的一愣,以为是问错了,一番解释之后她也理解了这也是一种现状信息,需要了解到。这部分最有感触的是,我在他的回答中明确的识别出他的回答内容不是现状描述,而是一些具体的做法,这点很让我欣喜。因为自己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你问现状,我可能会说一些想法,具体的做法,就是不说现状,因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现状,该怎么去描述他。最后我问了一些他相比于目标,你现在拥有的能力现状是什么,感觉一下子问道点子上了,探索清楚这个之后,方案都呼之欲出了。
方案:这部分因为前面提问做的比较多,所以没有过多的提问,因为很清楚自己现状是什么,自己的能力在什么地方,自己什么地方有优势,自己能hold住职业规划知识,但是在培训师和辅导老师技能方面还很弱,那么方案已经在寻找现状的过程中自动的生成了。目前感觉在这方面自己存在的问题时,还不能帮助来访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清晰可见的方案,自己在这方面能力不足,因为自己的方案制定也是一塌糊涂,所以给不出太好的建议。
意愿:这部分我就问了一个问题,从0分到10分,你的意愿是多少分。伙伴回答我是8分,很精确,他的意愿很充足,我此时有所停顿,不知道问什么了,因为答案已经很精确了,没有做过多的阐述。
几点感受
- 1、大家的提问速度和提问精准度都有所提升,从我们每次的训练时间长度上来看就知道,效率有所提升,以往的训练多数都再1个半小时左右,这次1个小时左右搞定,虽然有杨新着急去上课的因素(这点我没有太好的照顾到他的时间,让他有所紧张,太不应该了)。感觉每个人的练习,提问下来很有意识的缩小提问范围,无关的内容不去询问,就这一点的进步我感觉就很欣喜。
- 2、训练还是要积极去做,不能感觉时间还有等等去做。虽然我这两个星期确实时间很紧张,加上身体有些不舒服,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来放松自己,中午一般是睡觉补睡眠,但时间挤挤还是有的,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积极推进,减少自己情绪带来的阻碍。
- 3、在提问之前要有意识的思考自己的训练目的和训练过程,确保自己在练习过程中不用再去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提前预习在这里有所表现。
- 4、模型的力量确实很强大,以前的提问练习感觉自己的提问很混乱,真的是不知道下一步要问什么。在练习这个模型的时候,就从目标,现状,方案,意愿几个方面思考,发现能够提出的问题非常多,思路被打开。模型的练习还需要多多进行,想要用好还是要从基础概念学习起。
- 5、对于标准的关注度还是不够,我居然没有注意到11日晚上8点是最后时限,以为是12号,幸好,命运给了我提示,让我在最后半个小时还有时间去完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