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嬴政,六国的覆灭者、大一统的奠基人、皇帝称号创造者;大秦之主、华夏祖龙、千古一帝!
朕生于敌国,在老赵家做人质,13岁成为秦王,21岁亲政,统筹备战,用11年一统江山,做了秦始皇。
皇帝17年间大搞基建
建高速(“直道”、“驰道”),修阿房宫,筑长城,造皇陵
挥舞大棒,北拒匈奴,南征百越
行秦律,重法家,废分封,行郡县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迷信求仙,乞求长生不老焚书坑儒,断谋思想皆同
受人喜爱崇拜,也挨了2000多年的批。这就是我的一生!不管后世争议,没办法,牛逼的人物,总是孤独!
①
我的孤独-要从小时候讲起
朕有着高贵的出生和不幸的童年,家庭破碎,经历离奇,然后一步步逆袭。朕的出生,要从“奇货可居”说起。有个商人吕不韦,后面做了朕的“国相”、“仲父”。他年轻时游走各国经商,偶然听说秦国纯正王室血统后代-子楚在赵国作人质,出于商人的知觉,他决定做天使投资人,给钱给女人,换个未来。这个子楚就是我爸,女人赵姬就是我妈。
正是这档子事,有了后世攻击、嘲笑我的“身世之谜”。
不过有思维的人,想想就知道,在涉及国祚传承大事中,容得了身世血脉作假?并且,在我继承王位前后,整个秦国宗族对我进行了许多攻击,却没有一项是说:我不是庄襄王(子楚)的儿子。
有关这个争议,最早源自司马迁的《史记》。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写到:“秦始皇者,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但是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又道:“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我估计这小子是想黑我,这不就露出了“坤”爪!“大期”,即12个月后方才生。现在医学认定妊娠44周是人类的极限,那晚产两个月,操作难度也太大了。都不傻子,所以听听,图一乐就得了。
朕的童年是在追杀中度过的
我那渣男老爸趁乱跑回秦国后,朕与母亲赵姬相依为命,在赵国那片陌生又充满敌意的土地上,像两只惊弓之鸟,东躲西藏,寒风都像是死神的低语。
赵国对我们母子二人进行了多年的追杀,但就是在这如炼狱般的磨难中,朕的意志越发刚强,对权力的渴望也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朕深知,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才是朕和大秦摆脱困境、走向辉煌的希望之光。当然,朕也没想到,多年后,一个名叫荆轲的杀手,因为刺杀朕而名垂青史。
九岁那年,历尽千辛万苦的我终于回到秦国,四年后,在吕不韦扶持下成为庄襄王的子异去世,朕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秦王,那年我13岁,然后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次危机。
②
初有“商人”吕不韦把持朝政
后有老妈风流,伙同嫪毐背叛朕都顺利拿捏
朕刚继位时,押中宝的天使投资人吕不韦,已是位高权重。我那太后老妈-赵姬才三十出头就成了寡妇,架不住她是个恋爱脑啊,她先找老相好-吕不韦,吕不韦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我跟你好吗?糊涂哈!
于是就送了有“特长”的嫪毐给他。2个人就瞒着我厮混,还生了2个孩子。得了宠爱的他封“长信侯”,自收党羽,据太原等地,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已是仅此于吕不韦的第二势力。
嫪毐膨胀后,就对大臣说是我“假父”,大臣暗中将2者的关系告诉我,于是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你说,这我能惯着吗?
在朕举行冠礼的时候,这个假太监叛变了,杀了过来,朕早早就布置好了精兵,守株待兔,统统挫败。
就这样,嫪毐被我砍了,吕不韦被我流放了。雷霆震怒,秋风扫落叶,顺手把秦国股权分散的问题给解决了,从此,大秦的权柄紧紧握在朕的手中,就像握紧了命运的咽喉。
朕21岁亲政,解决内部问题,朕把眼光望向了天下。朕是个自律的工作狂魔,还是个高效的行动派。朕重用李斯、王翦等能臣猛将,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开启了统一六国这盘千古大棋。
③
十年,朕只用了十年,就横扫了六国
商鞅变法续六世之余烈
百年经营战国七雄终归秦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六王毕,四海一,威震天下。朕为分裂的中国划上句号,开启一个“大一统”的新时代,开天辟地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王朝。
区别于后代皇帝,朕没有杀过一个功臣,手握全国之力,领60万重兵攻楚的王翦,天天找朕要钱要土地表忠心,朕微微一笑,给了他善终。一个牛逼的ceo必备的能力,就是让牛逼的人心甘情愿为你打工。
喔,对了,皇帝这个称呼,也是朕首创的,“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天权天授!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最牛逼的称呼。
④
统一,还是统一!
统中华后,我下起了全国一盘棋。
朕让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交易变得有序,道路变得平坦,市场变得流通。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字,用一样的标准,正是有了这些,才让我们有了对彼此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朕还打造了一台精密无比的巨型机器-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就如同这机器上的关键齿轮,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使得朝廷运转如行云流水,顺畅自如。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这就像是朕伸出的无数只手,牢牢掌控着大秦的每一寸土地,政令下达,如百川归海,畅通无阻。
朕的这些创举,筑起了后世统一的根基,也让封建社会学习、延续了2000年。让统一的持续成为必然,不管统治者是谁,后朝的治国框架也都是在框架里修改,即使朝代终迭,分分合合,但打来打去都是中国。
⑤
再跟你们说说我的那些被后世诟病的事吧
朕创下了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也因劳民伤财,严酷历法,求仙问道,焚书坑儒,遭人诟病。
是超越时代的眼光?还是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如果不是二世而亡,你或许会有更公允的判断。毕竟历史是由后人书写的,更何况后朝所尊的还是与朕有过梁子的“儒家”。
所谓的“焚书坑儒”是焚诗书,坑术士,坑杀的是“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说白了就是犯法的人。同时朕焚的是闲杂、叛乱之书,灭他国先代典籍,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第一个说焚书坑儒的,还是这个写《史记》的,你看,这又对上了 不是!
朕这个举措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了六国之后的思想文化统一。朕的所有举措-都是为了统一后的政治军事文化的配套措施。
一个人做事,有一条线,明白了这条线,你就明白了朕的所做所为。
朕的精力旺盛,野心极大,修长城,修高速,搞基建,征匈奴,征百越,都是为了全国一盘棋,千秋之基业。除了每日看120斤的奏章-996外,当然也有自己的虚荣追求!就有了修阿房宫,修皇陵。
正可谓是百年未有之变局,统一后的各项消化问题也摆在眼前,而我的前面没有参考答案!朕所图甚大,只可惜光阴不等人,朕得用超高压的手段去完成那些宏图大志!朕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惊道的手腕完成,不曾想二世而亡!
历史是有惯性的,分裂的近千年的大大小小的地区,突然被聚在一起,让你改文字,改语言,996,远离故土....几乎是改变了一切的生活方式,统一的底下也积蓄着巨大的分裂反扑力量。所以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朕当时还没懂这个道理,任何东西都是阀值的,人也是一样。
朕也永远没法懂得这个道理,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看法!
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就像天才无法理解理解庸人,山上的修道神仙看待山下的平头百姓。
朕永远也无法听见平民低吼之声,最终化成汇聚成揭竿而起的“宁有种乎”!
朕本可以慢一点,慢慢建立统一后的消化系统,可惜朕没时间了,最终,在求仙路上,撒手归去。
世界是不公的,有人就有阶级、位置,世界也是公平的,所有人都会死去。
时间之水,流过人间,看过所有成王败寇、王朝更替;听过所有欢声笑语、低语哭泣;它莫不做声,转瞬间带走所有灿烂辉煌,只留下“来过”的痕迹。也正是这些痕迹,塑造着当世的我们。
仅仅看一眼,已是荡气回肠!
光阴似水!所以,少年啊,“莫等闲,空悲切”!
我是嬴政,这就是我的一生,孤独且牛逼,毕竟在“王者荣耀”里,还要“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