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本书典型的目标读者——在农村出生,在城里上学,以后也打算留在城里。
自《中国在梁庄》之后,关于现代农村老中青三代人不同命运的文章的文章和书籍并不少见。不管是关注留守儿童的,还是关注空巢老人自杀问题的,或者关注农二代的精神和生活状态的,甚至有出自农村在城市毕业之后艰难谋生的蚁族们的生活纪实。这些书籍和文章,多出自80年代90年代考上大学、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农民的孩子。自身在城市获得立足之地,却还没有与家乡断绝感情联系,因此对于农村的命运有许多关注和思考。到了他们的下一代,那就是城里人了,不会再写对农村未来深刻忧思的文章。
在这群作者的身上,我们切实的感受到30年前读书如何改变命运的真实轨迹。而现在的舆论环境大大不同,一方面是底层农村的“读书无用论”,另一方面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天价学区房”,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讨论,让许多平民阶层仿佛失去了读书的希望,很多时候,花了许多钱,读一个普通本科,毕了业也依然改变不了打工的命运。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知识比任何时候都要值钱——赚不到钱恰恰是因为学的不够好。也正是因为如此,城市中产阶级才会那么焦虑的要让孩子从胎教开始想方设法要赢在起跑线了。
《大地上的亲人》,作者黄灯写了夫家和自己亲戚的父辈,同辈和晚辈几十口人的生活轨迹,有几个孩子的读了大学的,现在要么自己做生意,要么从事一些文职工作,而没有学历的亲戚,大多是做些体力活,或者开个餐馆,裁缝铺之类的,艰难为生。作者不是社会学专业,而是文学专业,因此笔触十分动人,也有许多个人主观态度在里面,通过和亲戚的交谈,展现他们的现实生活,引发读者思考。书中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共鸣,在读书时,我将书中人物的生活轨迹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对比,感触颇多,虽然我家乡的农村比较富裕,但是细思之下也有惊人的相似。
我从小一直成绩尚可,班里和成绩我不相上下的女孩子有好几个,升初中时,在我自己的坚持下去了县城最好的三中做寄宿生,小学里只有两个家境很好但成绩一般的男孩子去了那个学校,剩下的成绩不错的都去了四中,还有一些留在乡中继续读。初中三年认识了许多朋友,都是和我一样出自农村成绩不错的同学,至今保持非常好的关系,要么在读研,要么在考研,还是一如既往的走在读书的道路上。中考时,顺理成章考入当地最好的一中,顺理成章考上大学,之后又考上研究生。虽然不是如雷贯耳的名校,但是回顾十几年前的小伙伴,当年留在乡中读书的只有一个在上海读研,她小学时一直是第一名,勤奋又聪慧的女孩子,若不是家庭变故可能高考会考的更好。剩下的玩伴,要么高中毕业早早在家乡结婚生子,要么读了个大专毕业结婚,很少的读完本科在城里工作。
我读这本书,看到作者亲戚家的孩子那么多辍学打工的,觉得诧异,我亲戚家同辈的兄弟姐妹,不管成绩好坏都是要高考的,考专科考本科都会继续读,因此总觉得读大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想想自己小学的那些同学,十之八九都已经步入社会了,这个比例,在作者的老家,或者我的老家,是一样的情形。何况我的周围大多是90后,书中则是80后,那时大学不如现在这样普及。
现在回想过去的生活,可能那个午后,我妈妈在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小时帮我报上了三中的借读生,就是改变我命运的关键时刻,时至今日,我依然感谢13岁的自己果断说出了自己的诉求,也十分感恩家人不理解但是无条件支持的态度。直到现在,无论是考研,考各种证书,还是计划中的考博,家人虽然不一定明白是什么,但是总是给我无条件的支持。家里经济条件尚可,这是我得以去三中借读的前提,在那里我认识了和我一样的同学,也看到了城里的小孩比我们领先了多少,眼界得以开阔,让我跳脱出了固有的格局,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这其中有许多机缘巧合,如果妈妈晚去一小时报名,如果小学毕业时像我同学那样遭遇重大的家庭变故,如果高中没有见到城里的孩子有多少优质的家庭资源,如果大三没有遇到让我视为榜样的老师,任何一个节点的缺失,我都可能不会继续读书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出身的家乡,可以说是相当幸运了。无论是梁鸿的梁庄,还是黄灯的湖南湖北的乡村,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也失去了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农村本地的造血机制已经失灵,全靠外出打工赚钱维持生计。而我家这里,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读书和工作前往城市,但乡镇本身也在经历城市化进程,父辈们在家乡开店、上班或养殖赚钱供孩子在外读书,补贴刚开始工作的生活费,赌博之类的事情非常少见,而且会受到村里人的鄙视,许多年轻人在家乡结婚生子,继承家业,赡养父母,而新出生的孩子也为家乡带来活力,我小时村里没有的幼儿园,课外班,补习班也都渐渐齐全了。农村自身也在发展,无论是养殖业、种植业还是商业,都在良性发展。近年来由于反腐和环境治理,经济情况并不如前几年乐观,但是相信清除腐败之后,一个减少了污染的农村会更加宜居。
农村的未来将往何处去?这是每一个读书走出来的农民的孩子都可能会思考的问题。我的家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往大处说,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往小了说,毗邻京津唐,交通便利,沿海高速直通村级公路,新建的机场也在一小时车程之内。我对家乡的未来持乐观态度,顺其自然慢慢发展,再过十年二十年可能就是一个小城镇了,如果有政策带动可能会更快。但是广大腹地中的乡村,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么好的话,可能就要因地制宜另谋出路了,自然村渐渐消失也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现在发展的非常快,城市化的比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将来许多农村人口势必要进入城市,这是大势所趋,农村的衰败是必然,没有必要太悲观。相对于农村人口的减少、传统乡村体系的崩塌,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贫穷的代际遗传问题。因为穷没钱投资教育——因为输在基础教育所以考不进好大学——考不进好大学在职场处于劣势——挣不到钱去改变下一代命运。如何改变这个困境,才是作为走出农村的读书人应该担心的问题。知识储备就是新时代的资本,说到底,现在的贫富差距主要是信息鸿沟造成的,在农村的有钱人的孩子也许还不如大城市普通市民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多,希望互联网线上教育的发展可以弥补一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制度性“知识贫穷”。互联网也许这是农村孩子能够再次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赛场(起跑线不可能一致但起码能看到其他选手的位置)的另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