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升起一种强迫症似的态度想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收拾地妥妥当当的。今天把飘窗、 床头柜和灶台里外都擦了一遍。对灶台,平时就是只擦拭外面那一圈,有一种差不多和凑和的心态,对有更多油垢的里面一圈因为空间小就省略了。还有床头柜,就是平时日日夜夜睡觉的床边的柜子,竟然有角落都落了一层毛绒绒的灰,平时对它太不重视,太没放在心上了。是,那上面放着几本书,可是完全它没在我的心里,如果我足够重视它,就不会这样。擦拭一遍,感觉心也像是擦了一遍,内心的纯净。对于打扫清洁,真的是没有一劳永逸,是需要时时、每天去做的,就像学习,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身体,都需要滋养。 一天不读书, 不给它营养, 就会玷污了一层垢,所以要经常地源源不绝地给它们补充输入新鲜的东西。
平时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一腔热忱,而对于不喜欢的总是逃避,没耐心,拖延,无限想象放大事情的难度或浮皮潦草地应付了事。但是真正停下来用心面对,会发现事情本身并没有那么难,会发现用心完完整整地用一种仪式化的心态去做,反而带来很大的满足与充实。最难的是过心理那一关,抵触、恐惧和逃避心理。用心面对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对心性都是一种磨练和扩展, 也是一种落地与扎实的成长。
真正重视每一个细节去做时,发现平时逃避了太多,事情小,但内有洞天。真正重要的东西,都已经存在于生活里面。 实实在在去面对和接纳要承担的每一件小事, 内心就会感到踏实平静。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犹豫和多想,像游泳一样,直接把自己纵身一跃投进水里去,在行动中去克服, 修正和智慧也在行动里。 此刻的生命有着从未曾有过的甘醇、幽深和警醒。
最近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意识光谱》,这次偶然地突然读进去,看到书中大量篇幅解释非二元对立的实相,给予一种宽阔的视野与充实感。可相应的也升起无助与绝望,我们平时就是借符号化的地图知识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接近世界的方式就是将其切割成碎片,然后急切地得出结论,这就是世界一直以来的存在方式。我们的社会观念以一种非常现实的方式成为了个体的感知能力。我们的映射是虚幻的,其具有的真实性就像把地球划分为经纬线,或是将一天分割成小时和分钟一样,但社会幻觉却难以消除。
我们接受世界的社会描述作为真相,我们想觉知真相的任何其他方面就变得难上加难。我们的眼睛胶着于映射,而自己并不知晓。所有这些映射从根本上把个体的觉知塑造成对于社会有意义的约定俗成的单元。
小孩咿呀学语,一旦他接受知识就意味着开始建立二元论的认知模式。我们已被出于好意却同样被洗脑的父母和同辈人彻底洗脑了,其结果是错把对世界的描述当成以本然空性存在的世界。想到这儿就有一些崩溃,我们试图认识世界,却丢了自己。我们一直向前追逐,但却是偏离了本然的样子。每个接触孩子的人都是一个说教者,不断地向其描述着世界,直到那个孩子能按照描述的样子认知世界才罢手。
我们平时交流离不开语言,而使用语言,一定会过滤掉大量“外部世界”,并显著地强化了主要和次要的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崛起,世界变得看似“外部的”或“彼处的”,生命体基本地孤立于时空之中。
最终读完全篇,全程印象深刻的是看到肯威尔伯这本书为了阐释他的非二元论模式,倒是整合了各路学派与大师如鲁米、 铃木大拙、 禅师、 西方神话、 拉康、 克里希那穆提、 庄子等等这些人,贯彻中西方的、科学的、艺术的文明, 融合地理解与认知非二元论模式。那同样的对我们自己也是,学习各个细分门类,最终也都是可以融合。
就如玫瑰与刺,我们总想追逐玫瑰,却逃避脚下的刺,可必须穿越一个个刺,才会有玫瑰。因着玫瑰,原谅生活的刺,享受生活的刺,这刺就像日常,可以是最滋养身心也最能掌控踏实和幸福的方向。
摄影:淡淡 一种素雅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