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用对方法,比“打一顿”更有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多数父母都觉得体罚孩子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但当遇到实际情况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或者觉得任何方法都没有“打一顿”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他是一门艺术。那么,究竟有哪些惩罚方式可以让孩子在乖乖听话的同时,还避免再犯呢?

惩罚孩子我, 大致可分为三种,让我们来讨论下这三种方法:

第一种权力压制(打一顿)的行为虽然让孩子短时间内停止错误行为并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不敢再犯,但同时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害怕、生气,甚至怨恨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可能会变得逆反、抗拒,而且不懂得关心他人。

第二种撤销关爱(走开,我不想看见你)的方法会让孩子产生关爱缺失的焦虑,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将来可能进一步影响孩子自尊自信的建立。

第三种说服引导的方式是我们较为推荐的方式,因为它会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解释,着重指出孩子做错事情造成的危害,并帮助孩子一起去弥补错误。这种方式为孩子提供了评价自我行为的认知标准,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以及为什么是正确的,利于孩子对他人产生同情心。同时,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因为父母能够与孩子讨论自豪、内疚以及羞愧等道德情感,孩子与父母之间会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

打骂教育,一定是见效最快的,但未必是最有用的。因为这种靠外在控制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怕的想法,怕自己父母凶神恶煞的样子,怕打在身上的皮肉之苦,这种方式只会加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

所以,在惩罚孩子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惩罚的目的。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如果父母决定惩罚孩子,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为什么要惩罚?为了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所以,惩罚不是简单的暴力手段,也不是粗暴地打骂方式,它虽然是一个负面的词,但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朝着正面的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无论父母使用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事先给孩子解释清楚。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要坚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不要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触很多,所以摘抄的很全,基本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不落的摘抄下来,后面配上直接心声,这是要以后常常翻看的,因为我忘性...
    西岭雪2025阅读 12,625评论 0 12
  • 拾荒的少女 遇见了拾荒的少妇 一起勾着肩走了
    看我照妖镜阅读 1,118评论 0 0
  • 每一个人都见过月亮,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古时候月亮带来的灵感,是文人李白望月思乡、苏轼把酒问明月。而在今...
    HeatherMorris阅读 1,501评论 0 0
  • 听啊 达达的马蹄远去 扬起的尘土让人窒息 绿萝不再蔓延 风信子也过了花期 你将天涯尽收眼底 骨子里住着风 征程不舍...
    许酒笺阅读 1,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