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同学推到柱子上,导致嘴唇破裂,牙齿磕碎一角。
听到消息的瞬间,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满嘴是血、牙齿粉碎的儿子,伴随着噬骨的心疼,赶往医院。
到了医院,儿子的淡定让我一颗焦躁的心稍稍安顿下来。嘴唇已经消了毒,牙齿也没有想象地那么严重,但前门牙的釉齿已经缺了一小块。
接着是挂号、拍片和等候。
等待期间,我问了儿子前后经过。得知是玩闹中,同学推的,心里很是愤恨。更不平的是,那孩子推了儿子,竟然跑走了,到现在连个道歉都没有。
“这孩子太过分了,这么没礼貌,伤害别人还跟没事人一样。不行,我得找他家长。”这一刻,真是出离愤怒了,尤其想着儿子的惨状和对方孩子的不在意。
“妈,他其实人挺好的。而且他也不是故意的,不要太苛求别人了。”儿子不理解,以为我要惩罚对方,于是便像以往一样,用他的善良和宽容来劝说我。
“放心吧,我不是要惩罚对方。只是出了这事,必须让他父母知晓。方能避免以后更大的事故。而且你也要吸取教训。”
由于不知道家长联系方式,只能协调老师与家长联系。
老师建议我们通过学校的德育办公室协商此事。
儿子听完,沉思了一下,建议道:“还是不通过德育办公室吧,否则会对他的以后造成影响。谁也不希望一次意外,给自己的将来带来不好的评价。而且他人很好,这次又是意外。”
儿子的兔子嘴刚消完毒。看着他在如此悲惨的境况下,还能为别人着想,忽然就有些感动了。
其实想想也是,伤害已经发生了,现在无论做什么也无法让儿子牙齿长回去了。所求的也不过是一声真诚的道歉罢了。
是的,这就是儿子,善良,真诚。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人性恶劣,而否定这个世界的美好。对待一个未知陌生的世界,儿子用他自己的宽容包容着周围的一些缺憾。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儿子会有很多的朋友。向对的人付出真诚和善意,是让自己变得美好的前提。
最终,我跟先生通过和对方家长直接对话的方式,解决了这件纠纷。对方家长也同样抱着理解和真诚,不仅报销了儿子的医药费,还主动要来探望儿子。
纠纷和平解决了。回头想了想,才发现儿子的态度决定了解决纠纷的方式,甚至是结果。
如果当时通过学校来协调,可能最终伤害的不仅是儿子,对方也会受到道义的谴责和精神的惩罚。对于一个本性挺好的孩子来说,打击不能说不大,说不定孩子以后会抱着恶意的揣测来看待社会。
孩子间的纠纷,有许多是因为年少的淘气和无知导致的,往往与道德品质和违法乱纪无关。若是不能和平解决,则会给孩子造成终身性的伤害。而要较好地解决纠纷,其实需要双方各让一步,在减少伤害和损失的基础上,相互体谅,尽可能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