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且能让读者在生活中找到作品中人物的原型,让其觉得有时就生活在文字描述的境遇里。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时代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第一次读这部巨著,大约是在三十年前,那时我还是一名学生。那个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之路,经历了十年浩劫的颠簸之后,终于迎来了康庄大道,处处繁花似锦。因此,那时的读书人,心中似乎都怀惴文学的梦想。即使是还有些懵懂的我,初读这部小说后,也被书中的如泣如诉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主人翁的命运沉浮时常让我牵肠挂肚,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故事也时刻萦绕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捧起这本小说细细品读时,当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继续在这本书中含英咀华时,那些有着神奇魅力的文字,又一次将我的思绪拉进那个苦涩与甜蜜相互交织的少年时代。一股渴望将父辈们的平凡人生记录下来的强烈愿望,也时常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兄弟四人,父亲排行第三。听二伯说,祖父年轻时勤快能干,凭着一双勤劳的手积攒下殷实家业,买了不少田地。在祖父眼里,父亲从小身体瘦小,不是干庄稼活的料。于是他就把父亲送去读书,希望父亲能靠知识活出一片天地。
解放后,家里的田地归了公。父亲成为一名小少爷的愿望落了空。六十年代,父亲跟随当地的一名土郎中学了医,后来成了一名乡村医生。(那时还叫赤脚医生)名为医生,实际也是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拿劳酬。由于很多农活不会干,他在生产队里也挣不了几个工分。母亲嫁过来之后,挣得工分比父亲还多得多。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土地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后,父母亲的日子才渐渐由艰辛滑向安宁。那时,父亲除了给人治病之外,还做过许多小买卖。他挑着火柴走村串户收过鸡毛,步行去几十里外的鄱阳街贩过狗。至今,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除夕夜,大多数人家已经围在桌旁享受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了,母亲却还站在乐安河的圩堤上,拉着我和妹妹的手,眺望着父亲早晨出门的方向。年夜饭的飘香与母亲脸上焦急的神情,像被顽皮的孩子刻在鲜活树皮上的图案一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至今历历在目。
我也清楚地记得,每到寒冬腊月,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边拣选父亲用火柴换来的鸡毛,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你爹本来是可以吃公家饭的,他年轻时考取了学堂,只是因为家庭没有背景,公榜时被人冒名顶替了。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给你爹争口气哩!”父亲听罢,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生活如此艰辛,我的父母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他们坚信,生活的苦难不是没有尽头的,只要勤劳还在,幸福终究会向他们敞开大门。
时光的年轮转到一九八三年,商品经济不再被人们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个体户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家致富了。在时代的感召下,父亲在镇上开办了第一家私人诊所。凭借过硬的医术和良好的口碑,来父亲诊所看病的人慢慢多起来了。为了让父亲一门心思扑在诊所上,此时,母亲也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每到农忙季节,我和妹妹总是要跟随母亲到稻田里,干一趟农活再去上学。放学回家后,我也要钻到烟熏火燎的土灶前,自己做饭给自己吃。
生活,总是会给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有所回报的。一九八六年,我们家终于搬离了那所祖辈留下的破旧的老房子,住进了敞亮干爽的新房子。那种一到下雨天,就要到处找脸盆盛接雨水的苦楚日子,终于成为历史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父亲已年过七旬,母亲离古稀之年仅有两年之遥,但是在辛勤劳作、自力更生的道路上,他们依然不肯停歇。诊所开到现在,虽然经历数次地址的变迁,但是来诊所看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今天,每次回到老家,看见父亲母亲忙碌的身影,心中不免感叹:生活之歌,就算用平凡二字来尽情谱写,同样能奏出震撼心灵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