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老奶奶和柴犬共度余生:独居青年,离结婚越来越远了
来自 碎果 碎果
突然有点羡慕下一代
那时单身是常态
不结婚是被接受的
不用太有压力
而现在选择单身的人
却要被贴上“空巢青年”之类的标签
还要承受社会对于
“单身”“无后”的不理解与指责
但都是生活
又分什么对错呢
01 单身的快活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须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对好友沉湎于婚姻幸福表示不解,却依然给出了诚挚的祝福。
尽管他后来打了自己的脸,但并不妨碍这段话成为许多单身青年们心中的金句。
如果一个人能够挨得住寂寞,抵得过孤独,留得住快乐,养得活自己,那么婚姻之于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
不管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他都有能力能够过好自己的日子。
单身哪里好?问到那些选择独自生活的人,他们可能会说,这也好,那也好,哪都好!
@大囍
31岁未婚,在29岁时觉得人生无望又恐惧,而进入30岁又突然觉得开始明朗。
学会了不疾不徐的去努力,不骄不躁的去生活。
下一年要准备出国读博了,跳出舒适圈,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是目前我最期待的事情了。
对于30岁的女生,我觉得最好的祝福语是祝你活的浪漫又洒脱~
依然相信爱情~
@小九九
不提年龄其实我已经忘记自己多少岁了,老妈催婚的时候我才会记起自己35。
有房有车创业中,搬喜欢的砖,定期出去浪,撸撸宝贝喵,瑜最爱的伽,单身真的美妙。
@清鹤
如果把结婚生子这一项排除在人生选择之外,那么这一生都可以用来逐梦,以及体验各种未知。
未知的神秘对我的吸引力太大,就像沉船上的珍宝,森林里的神殿,让人无比着迷。
是的,婚姻从来不是人生的必修课。
他们也许少了另一个人分享喜怒哀乐,却收获了许多自由的时光。
就如48岁未婚未育的俞飞鸿,在知天命的年纪仍然享受着独处的乐趣,活得自在又清醒。
“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是不婚主义吗?”
面对这种世纪性难题,俞飞鸿早已活出自己的答案:
我并非不婚主义也不是单身主义,我不反对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选择。别人的期待跟我没关系,我从来不需要扮演自己,我就是我。
生活本来就有千百种模样,只是自己恰好选择了更自我的那一种。
从来不是单身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单身。
02 和宠物共度余生
对一些人来说,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除了时间,还有狗狗。
日本的一位86岁老奶奶,就由柴犬FuKu陪伴了好几年。
爷爷离开之后,奶奶一直很难过,独自住在乡下,不愿意麻烦自己的儿孙,也不想和更多的人接触。
后来,家里人就把FuKu送到了奶奶身边,希望狗狗的陪伴能让她走出悲伤。
狗狗的到来让奶奶开心不已,她们会一起去赏花。
一起赏枫叶。
一起看风车。
每次在前面走几步FuKu就会回头,乖乖等着腿脚不便的奶奶。
奶奶总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板凳,走累了就停下来坐下歇歇。
FuKu总会懂事的依偎在奶奶身边,任奶奶温柔的抚摸它的皮毛,乖乖的去蹭奶奶的手。
每当奶奶坐到缝纫机前,FuKu也会静静地在旁边看着。
老人,缝纫机,狗狗。
相机下的静谧,定格了时光,温暖了无数人。
被狗狗治愈的例子,还有很多。
微博上的宠物博主@国民老岳父公 曾经在自述中写道:“我不是在养狗,我其实是在养我自己。”
被近十年的朋友骗光了所有的钱后,生活的重压接二连三地虐待着他......
一件件坏事接踵而至,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侥幸逃脱,却发现心理上的创伤已经很难复原。
“能治好吗?”他问大夫。
“可以的,但完全治愈就需要看你的努力了,我给你开一些缓解的药,按时吃药,定期过来复查。”大夫一边说一边写。
接过药方转身离开时大夫叫住他:“对了,你养过狗吗?”
“没有。”
“那养一只试试吧。”
墨爷就这样进入了他的生命中。如清泉一般,墨爷的到来直接浇开了他快要枯萎的心,让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于是,他有了第二只、第三只狗狗,甚至还养了猫。
狗狗的陪伴,让他重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意与温暖,终于能走出阴霾,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作为过来人,面对一些病友的倾诉,他也经常鼓励:有条件的话,养只宠物吧。
狗狗真的给过人类太多美好,表达这些温情的电影,不胜枚举。
《忠犬八公的故事》、《灵犬雪莉》、《导盲犬小Q》、《南极大冒险》、《佛兰德斯的狗》、《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这个生命从进入我们生活里的那一刻起,就为自己揽下了一个终生践行的职责:陪伴。
它用自己的忠诚和灵性,温暖每一个相处的时刻,比起被七情六欲围绕的人来说,狗狗的灵魂无比纯粹——一切都为了你。
所以很多独居青年都知道,一旦养了狗,就离结婚越来越远了。
狗狗能带来的温暖,丝毫不差于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