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
1.建立关系对于非自愿来谈当事人,第一次咨询主要建立关系,聊对方想聊的话题,聊一段时间进行归纳总结,聊了什么回应给当事人,当事人再进行反思梳理。2.好奇停留停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对当事人所谈内容好奇,进行具体化停留,聊的越深入越能找到当事人在乎的、想要的目标。一个是谈话节奏的停留,谈一段时间进行确认澄清,是当事人想谈的吗?是想谈的继续聊,不是想谈的,为什么都谈了一遍?是什么让他谈了这些事?3.软化语言对当事人进行面质挑战时,用似乎、好像、可能等不确定性的语言,预示他可以修改自己的看法,体现更开放、包容的咨询态度。4.循环扰动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是什么?妈妈应该想到而没有想到,你认为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在你心中妈妈怎么看你这个女儿?这件事与后面发生事情选择不告诉妈妈有什么关系吗?没有告诉妈妈的原因是什么?纵横捭阖,将前后几件事联系一起,进行大的扰动。5.创造话题咨询师所提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方向,创造方向,引导话题,共情回应,任何的回应都有选择性,都会影响当事人。虽然是身后一步的引导,但是如同在黑夜中行走,咨询师在当事人者身后举着手电筒,指向那儿是咨询师的自由和权利,当事人往不往那儿走是他的自由和权利。6.捅破话题当谈及一些敏感、禁忌话题时,在合适的时机咨询师要敢于去捅破话题,如有自杀倾向的当事人,敢不敢去和当事人谈自杀?如让当事人暴跳如雷的事件,敢不敢去继续深究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7.情感卷入咨询师需要有悲悯之心,但是不能太多卷入,要能进得去,又要能出得来,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1)让当事人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的哪些优势是可以陪着他继续走下去的,其实很多时候当事人身上的某些力量不是咨询师所拥有的,他的这些生存的能力今后可能就变成了人生的珍贵礼物。当能认识到这一点,自己的心情就会退回。(2)当事人所讲的事情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有逻辑不通的地方要进行澄清,反复细致的询问就会发现不一致的地方,当事人受害者的角色需要质疑。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咨询师做的是个案的主观世界,同时要考虑帮助他在客观世界中学习如何去应对困境。(3)同理共情当事人不能太多,不然会让当事人更加脆弱。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是专业的关系,咨询师就像穿上白大衣的大夫,和患者之间更多的是专业关系。如果医生做手术,哭的比患者还多,就不合适了。当咨询师有感情卷入时,可以内观或做督导,自己的可怜、脆弱来自哪里?修炼自己,成长自己。(4)咨询师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对某些个案情绪比较激烈,如同性恋话题,可以选择不做或转介。咨询师也是人,要站好自己的位置。确认眼泪是因患者而来,而不是触动自己的事。8.重新建构咨询师需要一直秉持重新建构的眼光,去发现当事人身上的可贵之处。当事人在有家暴的环境中学会了站自己的立场,这个力量怎么来的?以前总是责怪自己,现在学会了既不全怪自己,也不全怪他人,是什么让他发生了这些思想改变?9.个人成长具体问题解决后,后续的咨询方向可以放在个人成长上。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日子是什么样子?过去是怎么熬过来的,从这些事件中学到了什么?这些经验怎么变成生命的智慧?然后把现在安排进来,每天的日子怎么安排?当下可以开始的一小步的改变是什么?讨论小改变,累进推动咨询的进程。10.当青少年不知道目标时怎么办?从简单生活事件谈起,话家常,他想聊什么就聊什么,可以邀请,跟妈妈的关系这部分愿意多谈谈吗?有的回应愿意,有的回应随便,这些是可以继续推进的,如果不愿意,可以聊爸爸、老师、同学、朋友,在学校、在家、在社团的生活。或者聊从六点起床到晚上睡觉都是怎么过的?满意度是多少?为什么很满意,为什么不满意?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聊聊吗?假设评分上了1分会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哪种生活是你想要的?或者直接从转介目标开始,为什么妈妈希望你来咨询?你变成什么样子会让妈妈放心?如果聊的不顺畅,可以布置观察作业:哪些片段是需要多增加的?11.开场是否需要放松体验?能让当事人放松、安定下来就可以做。如瞎聊、赞美、沙盘、绘画、卡牌等,不管哪种方式,可以让当事人稳定下来,达到正向开场即可。12.如何能更好的帮助青少年?系统工作效果更好,特别是家庭的支持。跟孩子谈完跟家长谈,和家长谈亲子教育,如何管教孩子,跟家长谈是顾问式谈话,训练,教导,跟学生谈更深入,每周一次。可以孩子谈1小时,父母谈半小时,或者每4次学生咨询后跟家长谈1次,或者一起谈,进行家庭治疗。或者孩子半小时,家长半小时,一起谈半小时。最好的方式是孩子自己一个咨询师,家长一个咨询师,一起谈一个咨询师。不管什么形式,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家长的介入和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13.辍学的孩子同时罹患精神疾病,过去的成功经验反而成为当事人难过的地方,怎么引导更好?当事人难过代表想恢复,对于恢复当事人有多大的信心?发生什么可以让信心增加1分?回想过去对自己有帮助吗?可以想什么方法离开不愉快的联想,回到现在?当下可以怎么帮助自己?希望拥有什么才能接纳过去那些情况不可能再有?需要多长时间?第二次督导(2020.11.6)1.问法灵活,用不用的方式邀约。当咨询师感觉来访者不想聊,聊的不深入时,可以变化不同的问法,比如来访者说晚上睡不着,可以问:发生了什么?没睡着你会干些什么?什么会进到你的脑袋里?前天没睡着,大前天呢?白天上学的东西会不会带到晚上?有想办法去促进睡眠吗?比如数羊、深呼吸等。通过不同的方式邀请当来访者说的更多,同时通过问话也可以让来访者练习去观察自己。2.保持婴儿般的好奇。当想了解来访者是否因为晚上和男同学聊天影响睡眠时,可以带着八卦的表情,问:晚上睡不着有和同学聊天吗?谁呀?女生还是男生?学校的同学还是外边的?女生你们都聊什么呀?有没有聊男生?是学校的学生,为什么不到学校聊呢?3.对于休学、辍学的孩子,复学的基础是规律的生活。在探讨怎么做到规律生活的方法的同时,来访者的意愿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他有意义的、他看重的他才愿意去做。可以问:想上学吗?好一点想不想去上学?上学有什么好处?上学有什么好玩的?愿不愿意帮助自己睡早一点?4.当家长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时,咨询师要保持中立,咨询师不是家长请来的保姆,咨询师不要当坏人,咨询师要做的是训练父母学习和孩子怎么合作。5.做青少年工作,家长能改变是最好的,怎么让家长参与进来?先确定家长目标:希望孩子上学,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谈上学需满足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的达成需要父母的协助,将父母邀请进来,谈话的方向:过去有没有什么方式改变了孩子的行为?彼此做过的好的行为?假如做些什么孩子更愿意改变?(曾经做了什么,如果做了什么,挖例外,找资源)6.父母需要辅导,父母也愿意谈,涉及收费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孩子做四次送父母一次,或者单次孩子聊半小时,妈妈聊半小时等,不管怎么做,要设置规则,父母不能随时随地找咨询师聊。7.怎么提高父母辅导的意愿?父母相处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父母的情绪处理不好就没有能量去处理孩子的问题,家是一个系统,互为影响,相互循环。8.触发和促进正向循环。妈妈的改变、孩子的改变还愿意让爸爸知道吗?(正向改变的连接)如果爸爸改变了对孩子是不是更好?让爸爸妈妈更多的参与及做出改变,打破负向循环,促进正向循环。9.咨询效果的评估。持续辅导的同时需评估来访者的情况有没有改善,是不是需要看医生?就像感冒,有的自愈,有的吃药就好,有的不断进展为肺炎需要住院治疗。特别对于有自伤自杀行为的孩子,更要小心谨慎。10.谈进展。从第二次辅导开始就需要更多的探讨进展和差异,大约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多问“什么地方变好了”,为什么会有改变?咨询有什么帮助?你做了什么?你怎么做到的?爸爸做了什么?妈妈做了什么?发现来访者小小的变好之处,然后用EARS的技巧探讨并增强之。11.保稳定。持续辅导的来访者,一般一周一次,不能超过两周,间隔时间太长,不容易保持状态的稳定,会出现大的波动。当出现波动复发时,要尽快回稳,探讨什么事会让他掉下来,什么事会让他升上来,让他更了解自己,同时学会让自己保持稳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就像锦囊妙计,可以带在身上帮助他应对问题。12.当来访者没有具体的目标时,特别对于青少年,可以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怎么看我自己?当能大概形成一个目标,可以继续问为什么会有这个目标?如果可以做到,需要什么条件?如果30岁成为女强人如何看小时候的经历?13.当来访者说不知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没有打开他的心结,关系不到位;另一种是支持系统很有限,个人能量很低,什么都不想做,动不了,也不想动,可以请他去观察。每周哪一天是比较开心的,或每天哪一会儿是开心的?能量高的时候会怎么样?人际关系有突破后会怎么样?每个细节都检查一遍,寻找个案在情绪波动时怎么化解?化解的具体情形和方式为何?辨认他的改变,找出变化的议题。同时绕过最难的,做他当下能做的。也可以试“不知道”为一个玩具,带着这个玩具去谈。14.谈恋爱时信任别人受到伤害,很难再相信别人、依靠别人,在晤谈室往往会掩盖自己,不愿意把很黑暗的面向呈现给咨询师。我们可以告诉他:你不愿意我靠近你,但我一直都在,在你觉得安全的情况下,用你认可的距离和方式陪伴你,我会认真地倾听你的心声,在咨询室内从内心深处陪着你。15.内外突破。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班主任的帮助很重要,咨询师可以联络父母固定关心孩子,出于保密设置,可以请班主任在他知道的层面(他对孩子的观察)请他们帮忙。16.中立问话。对于能量比较低的来访者,问话不要那么正向,可以选择中性词汇询问“你现在最想做什么?”“你现在想做什么会让你舒服一点?”不要让他产生被推的感觉,并明确告诉对方“哪个话题或询问你感到不舒服,可以选择拒绝。”17.若个案不想改变,可以选择询问“如果你不想发生什么,你需要做点什么,才能避免这件事发生?”18.时时评估。评估来访者的情况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如果是越来越坏,要有应对预案。19.心理辅导不单单是谈话,可以种种花(园艺疗法)、听听音乐(音乐疗法)、运动(运动疗法)、养养猫狗、吃美食、外出旅行、正念练习等,提升自我照顾的能力,让自己笑起来,增加活下去的理由。20.当咨询出现卡顿,咨询师可以选择停在这个点久一点,不急不躁,慢慢聊,辨认微小的改变。绝不能因为个案的状态很失望,甚至是放弃,这样他会受伤,只要他选择来到咨询室,就有机会改变。不管来访者的情况如何,咨询师都在那里,如定海神针,来访者需要就可以来找。21.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有些像仓央嘉措的情诗《见与不见》里的描述。第三次督导(2020.11.13)1.抑郁症的病因是复杂的,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学因素。除了服用药物、心理咨询的介入之外,还需配合运动、音乐等多种支持治疗,规律生活是基础。2.一谈学业就瞌睡,说明不想讨论这个主题,睡觉就能隔离、逃避,这是需要突破的点,可以先不谈学习,玩玩玩偶、沙盘等,慢慢进入咨询的状态。3.一个曾经很优秀的孩子很难接受目前因为抑郁症带来的变化,孩子会感受到挫折、惊吓、失落等,就像丧失自己的脚一样?怎么处理?怎么复健?需要父母的安慰、支持、理解、包容等。4.什么是真正的安慰?看到来访者当下的不容易,挣扎,想要更好的心,懂得他,理解他,他的情况要先感同身受,不要跳过他的难过、痛苦、悲伤,到解决的层面。5.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支持和力量不一样。无条件的支持,也需要有个度,针对孩子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程度的“无条件”的支持,所有的支持都是让自己和对方更有力量。Z老师案例里面的孩子内心非常纠结,一个力量是想振作,一个力量让她睡不醒。内心煎熬、痛苦,父母做的不好还能埋怨埋怨父母,现在父母做的很好,没人怪,只能怪自己,反而带给孩子更多的压力。6.抑郁症患者复原的目标,不是学习和成绩,而是让他们不要退回到自己的世界,能规律的生活,终极目标是回归学校和社会,尽量恢复社会功能。复原的过程是一个慢过程,先求稳定,一小步如果做不起来,会造成更大的反弹,接纳目前的起点,让情况不要更糟。7.怎么帮助当事人尽量回到之前的状态?首先接纳自己的状况,现在的状况当事人是否知道?是否了解抑郁症?他怎么看?抑郁症就像一个外人住到自己家,把家弄得乱七八糟,但是一时半会还赶不走。其次是处理情绪。怎么安顿情绪,怎么化解情绪,怎么与情绪共处?第三探讨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针对症状做很多的准备,怎么和抑郁症相处?爸爸妈妈的想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8.抑郁症的患者有的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有的就难以回归,可以尝试走才艺、艺术、体育等路线。只要活着就好,爸爸妈妈能接受吗?抑郁症可能会跟着当事人很久,甚至一辈子,爸爸妈妈能接受吗?孩子不再是一个优秀孩子的失落能接受吗?爸爸妈妈能接受,孩子能接受吗?怎么让孩子接受?9.当使用评量问句当事人能量下去了如何做?对当事人表示共情理解,如:拥有这个目标很难得,都有一个复原的过程,那个目标是在鼓励你。然后再更换向度进行评量。评量问句的向度很多,需要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10.关于目标长短,不需要固定,视情况而定。个案做得到的,能接纳的,能稳定的,就是短期目标;做不到的,就是长期的,如这个孩子,回到学校,中间的准备工作,各学科成绩的提升,社会功能的维持等就是长期目标。11.督导可以给建议,但咨询不能给建议,此路不通,换一条,但又不是完全不能给,怎么给,在什么时候给,可以用假设问句,比如:如果孩子接受目前的状况,然后再去努力,会有什么不一样?不认同,就退回来。认同,就深入谈。12.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越远越好,咨询师越不受影响越好,关系近,双方都容易有期待,不能保持一颗简单而纯粹的心。13.当事人愿意和陌生人聊,不愿意和熟悉的人聊,因为熟悉的人对他了解,有期待,会想套他,他不想别人限制他,且别人的期待和自己想要的不一致,所以会想逃走。跟陌生人聊天自由,对他没有意图性。所以咨询师可以放下期待,更多的主动权交到来访者手中,聊他想聊的话题。14.当事人害怕别人知道他的底细,知道底细会怎么样?是什么让他怕别人知道他的底细?增加当事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觉察,这也是基本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关系,让当事人愿意和咨询师合作。15.咨询会有目标,特别付费咨询意图性更高,但是咨询有个过程,要慢慢来,更多的了解当事人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了解他的想法,进入他的主观世界。16.当事人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可以从转介目标开始。妈妈为什么让你来?她希望你有什么改变?妈妈觉得你有什么问题?妈妈怎么会安心?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你认同吗?你妈妈知道你这样想吗?她担心吗?17.咨询师帮助当事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适应社会,遵守社会的规范,这样未来才能有更多的空间第四次督导(2020.11.20)1.学校辅导老师不能用咨询师的标准要求,可以主动做工作,可以面谈、电话聊、家访,还有做学生安全的评估,对于风险高的孩子及早介入。辅导老师家访时,建议征得家长和孩子同意后,两三位老师同行,去之前学习家访相关技巧,进行相关训练。2.做不上学的个案,不单单是回学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留在学校的问题,如果留在学校有困难,讨论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可以让他留在学校?咨询师要用自己的态度、方法和技巧去打开孩子的心门。3.不能上学的个案,不是谈两三次就能上学,进步三天,退后两天,很常见。特别是抑郁、自杀、辍学的孩子,做一年半载很常见。每个阶段要评估孩子的状态在哪里?是逐渐上升还是逐渐下降?在学校里怎么能撑住?可以联系班主任、老师和同学,借助更多系统的支持。4.不能上学个案的目标不能只聚焦于能否成功上学,更要重视其他社会功能,要尽可能维持多社会功能,如何不更糟更重要,如规律的作息、运动、走出家门、与家人的联结、与其他人的交往等等。5.不能上学的个案恢复正常的学习是漫长的,困难的,而目前学校是要么上学,按照学校的作息走,要么休学,如果有中间辅助阶段更好,让孩子能撑住,不断掉和学校的联系。6.做系统治疗,会收集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的信息,咨询师要进行统整,然后和孩子聊,咨询师和孩子之间关系远,孩子更能敞开,舒缓情绪,如果孩子和家人聊,聊的内容会让家人伤心,影响他们的情绪。7.个案当中的妈妈崩溃,因为孩子的康复是长期战,所以父母要增加自我照顾的能力,可以做咨询保持稳定的情绪。但是学校辅导老师和家长不适合保持单纯的个案关系,老师可以和父母做亲子之间的沟通。8.当爸爸妈妈遇到孩子不上学,为了不想给孩子更多的压力,说上个职高就行了,上个技校就行了,看似是减轻孩子的压力,有的孩子可能认为爸爸妈妈已经放弃我,已经认为我不行了,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支持要以孩子认同的方式进行。9.个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个案想上高中?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倒着来,用递推法或U型咨询法推到现在可以开始的一小步的行动。10.对于非自愿来谈当事人,可以和转介目标进行联结。特别对于有明显自伤自杀行为的当事人,要比能上学抓得紧,进行危机干预,不让出现自杀等行为。11.抑郁症、焦虑症等患者服药下怎么更好,服药后由30分变成60分,如何让药减下来,除了药物的辅助,当事人还需要进行为人处世、自我认知的修正。12.很多抑郁症患者心情不好选择割腕会感觉舒服,所以对于这样的当事人要学习情绪纾解的方式,如果到10分会爆炸,会自伤,那8分呢?8分有什么样的讯号?做些什么能降到7分?新的纾解情绪的方式可以让当事人进入正向循环的过程。要提早觉察,避免伤害更重的自伤行为,可以选择如打枕头等伤害小的发泄方式。13.咨询师和孩子谈话的内容哪些能透漏哪些不能透漏,可以问孩子:有什么不想让妈妈知道?有什么让妈妈知道对你有帮助?14.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咨询,可能回答问题会很慢,或者经常说不知道,咨询师往往会吓到,会稳不住自己,怎么办?慢下来,稳住,谈一点一滴的改变,情况不要更糟,两次晤谈间自伤的行为有没有减少,程度有没有减轻?同时看自己的问话是不是速度太快了,当事人跟不上,或者太难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以退回来,将问话进行拆解,变成容易回答的问句,要找到契合当事人的速度、深度、难度的问话。能多说一点吗?没关系,慢慢来。你们班上有几个人?有没有好朋友?同时接纳当事人的无力感,有些抑郁症发作期的患者,就不适合晤谈,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助才能做到一点工作。15.看到来访者有触动的点,要停留久一点,用不同的问句用,有些问句虽然没有回答,但是当事人也喜欢被听到、理解到的感觉。慢一点,挖得深一点,同时做危机评估、安全性评估。16.做家庭治疗时的注意事项:(1)我想请妈妈再说一次你电话里谈到的孩子的优点是什么?避免咨询师透漏和妈妈谈话的内容,让妈妈自己说,自己透漏,避免违反咨询伦理的保密原则。(2)家庭治疗是让大家专心听到彼此的声音,听到平时听不到的讯息。进咨询室前可以先请父母否定、批评、骂孩子(孩子不在场),将情绪释放。进入房间后可以尝试其他的做法,配合演出,带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和支持。(3)咨询师把所看到的、观察到的进行评估,孩子和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都爱对方却彼此伤害?互相之间找彼此的优点,表达欣赏和感谢。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跟妈妈或者爸爸有关,改变对爸爸妈妈的态度。(4)如果妈妈说孩子时带有嫌弃的语气,这对孩子伤害很大。可以让妈妈修正自己嫌弃的语气,也让孩子认识到妈妈说话的方式和受教育的程度、价值观念、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察:怎么不被妈妈说话嫌弃这个事情影响自己那么多?(5)给家长留观察作业:观察孩子做到的,进行赞美,点赞,保护孩子行为的稳定。妈妈对孩子的担心、牢骚、抱怨可以对着手机说,录下来给咨询师听,不要对孩子说,截断负性循环,建立正向循环。17.当孩子有梦想有目标,但是想做做不到怎么办?说明这一步有些大,可以使用评量问句,做小一点,或者根据情况修改目标,往下修一点,让孩子回到当下可以开始、愿意开始、容易开始的一小步。第五次督导(2020.11.27)对于在院的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晤谈重点:1.保持病情的稳定,能活着是在院晤谈的重点。咨询师不主动谈学习,如果患者谈也可以,可以把学习作为远期目标,回到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持身心的稳定。重点问话:你怎么照顾自己的?比入院之前好,好在什么地方能具体说说吗?什么帮你稳定的?怎么做到的?除了药物呢?什么让你这么配合治疗?知道在紧急情况下怎么帮助自己吗?入院是几分?现在是几分?维持这个分数需要做什么?如果分数下来了,怎么知道下来了?有什么样的表现?做些什么可以回到原来的分数?如果分数提高了,做了什么让分数提高了?接下来再做什么可以让分数再提高一点点?让患者保持对疾病的觉知,学会与疾病相处。2.影响患者回到学校学习的压力源是什么?个案不是害怕上学,而是害怕排名,排名带给你的压力是什么?害怕什么?想到什么?比别人差?让患者意识到排名里的什么造成他的压力。初中的时候何以不害怕排名?一般化患者的压力,大家都害怕排名呀,排名的意义是什么?你同学是怎么看待排名的?你爸妈是怎么看待排名的?住院后对于排名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觉得现在自己是最后一名,为什么会这样想?何以会让你对结果是这样的预期?之前会责怪自己,现在为什么能这样想自己?需要怎么做可以继续面对排名?如果担心排名,会导致情绪不稳,让个案接纳每一阶段的自己,保持情绪稳定,这样才能读好书。3.支持系统如何?个案的支持系统在哪里?父母亲对他是支持还是压力?回到学校爸爸妈妈可以帮什么忙?他们需要改变什么?他们跟孩子的互动需要什么样的调整。如有可能让爸爸妈妈接受教育,如何帮助孩子?药物、营养、沟通、运动等,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除了父母亲,老师、同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其他重要他人,更多的挖掘支持资源,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资源?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自身的资源。当病情不稳定时,探讨早期的成功经验过早,可以让其更多的看到自己的因应力量及住院后一点点的改变。个案现在有些急躁坐不住,什么时候不急?什么时候能控制?什么时候不能控制?不能控制的时候怎么办?可以告诉医生,告诉周围的人。4.强化自我照顾的能力。注意什么可以让焦虑或抑郁情绪下来?微小的焦虑、急躁怎么办?可以深呼吸、冥想、抱娃娃,告诉自己“不要怕,没有关系,不要怕,慢慢来”,和自己进行正向的内在对话,发展自我照顾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纾解情绪的方式和出口。5.如何沟通与面对复发的问题?对于住院患者,需要和本人和父母谈及复发的问题,不能对疾病的恢复盲目乐观,避免擅自停药,或过快给孩子太大压力。可以举个例子,就像开过刀的伤口,即使愈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摔伤,对于精神疾病的康复,也要小心照顾,什么事情多做可以预防复发?怎么降低触发引子?怎么提高稳定引子?疾病的起起伏伏很正常,每一步都要走踏实,不给患者过高的期待。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父母也要沟通复发的问题,抑郁症患者70%以上会复发,孩子有可能上不了学,特别对于自杀风险较高的孩子,能平安活着最重要。父母怎么做可能对孩子有帮助?如果返校,如何和老师沟通?如何让老师团队对孩子包容?希望争取更多的支持帮助到孩子。6.看到病人的人,不看病人的病。后现代心理学派不赞成诊断,主张看到病人的人,不看病人的病。仍从目标出发,倒回去看,如何处理情绪、疾病、运动、药物等之间的关系?即使目标达不成,可以朝目标更迈进一些。什么引发了抑郁?让患者觉察,尽量避开。出院后看书一天1-2小时,吃饭、睡觉、运动等保持正常。学会与疾病共处,学习如何预防复发。对于非自愿来谈当事人的晤谈重点:7.关于保密例外。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害怕讲的东西咨询师给妈妈讲,谈保密例外,就更不会讲了,害怕咨询师是间谍。可以问一问你在晤谈室放心谈的是什么?你担心自己的事情被谁知道?事情发生了,你会找谁帮忙?那你觉得我们谈的哪些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讲?其中哪些可以请他们来帮忙?8.晤谈即时性(此时此刻)。即时性就是立即性,及时性,指此时此刻的回应。今天来你这里觉得怎么样?讲到保密例外想到一些事情能说说看吗?1到10分,咨询可以帮上忙的是几分?愿意谈话的是几分?这是处理关系的技巧,已经谈不下去的时候拿出来讨论咨询的看法,对咨询的期待。观察到什么?走来走去有什么话想说?你考虑的事情可以说说看吗?慢一点,轻松一点。不想说,立即性加共情。希望达到来访者能说,咨询师能听,能一起讨论。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压力小一点。答出来不会有危险。适时地赞美,轻松愉快一点。9. 每个动作都有治疗的意图。来访者不喜欢的东西拿出去也没关系,但是不能只拿出去,借机询问:你对这个有感觉?你感觉咨询师布置成什么样子你会舒服?我把东西拿出去,这样会好一点吗?还有什么疑虑?你不喜欢这个花,你喜欢什么?可以说说看吗?或者让来访者挑个喜欢的位置,或者进行赞美:你好有创意哦,对色彩很有看法,是个很细腻的人。重点不在拿不拿,而在于动作背后的目的。通过话题建立关系,让她舒服一点,每个动作都有治疗意图。10.咨询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攻击?他骂人他就是这样的人,不是他骂我我就有情绪,而要好奇他为什么对陌生人这样?在担心什么?会想到什么?来访者说不要再见到你这张脸,为什么不想再见到我这张脸?做些什么可以不用再看到我这张脸?当然这些话只能在咨询室内讲,是咨询师角色的需要,对咨询师是挑战,所以需要长期的个人修炼。11. 自杀的个案要做的非常精确。自杀个案不容易做,跟对了,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关门,讲错了,不理解他的痛苦,还关门,太了解不行,不了解也不行。12.奇迹问句的使用。要注意奇迹问句的使用时机,奇迹问句是畅想、描绘未来的美好愿景,问的细致,有暗示性正向引导作用,不能有负面的感觉,如果来访者有负向语言出现,就要停止。此时可多使用因应问句。13.确认澄清来访者的信息、感受、想法等。父母转述孩子的一些情况,一定要在孩子来到咨询室的时候进行确认澄清。每个人的位置不同,看法感受不同,可以问孩子: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认识你。我特别想听听看你的角度,你的看法,你的体会。你体会到的妈妈不一定体会到。妈妈讲的不一定是孩子真实的情况,要通过具体化,通过细节的讲述确认真实性。14.个案妈妈晤谈重点。怎么帮孩子?割腕后妈妈怎么处理?孩子玩手机,妈妈觉得孩子偷懒,有没有想过孩子压力很大,想玩会手机?考试有压力,出现焦虑、胃疼,怎么培养孩子的抗压性?当她自己焦虑时怎么安抚自己,帮助自己?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不好?有没有安慰、共情,青少年被赞美、共情时能量会提升,不知道适合不适合你的孩子?妈妈做什么才能鼓励到孩子?两次割腕中间,观察什么事情不会割腕,什么事情会割腕?观察后结论都是孩子不好时,妈妈怎么翻译跟孩子讲的话?15.个案心理咨询的介入点。为什么都不要跟家人讲话,是针对妈妈吗?个案一直学校,在人际关系上没有休息的时候,非常累,需要人际的支持。希望有什么样的自己?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好,最好消失?情绪又出不去,又没有价值感,会加重个案的抑郁情绪,自伤、自杀的行为会增多。不想说能不能写日记?写日记担心妈妈偷看吗?有什么适合你的方式纾解情绪?
作者:誩儿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62ed565fe88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随笔
相关推荐
从没想象过,我也可以写文章赚钱
阅读 8213
真实房价实时更新,一键筛选热销低首付房源
广告
当备胎
阅读 550
李溪芮忘词哭,赵薇一针见血点评,尔冬升深刻指导
阅读 383
那一夜,是我第一次同居
阅读 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