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
就是两个字
——唤醒。
每个人
内心深处
都有一个
——高贵的灵魂,
一旦苏醒,
都能焕发出
——排山倒海的能量……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责任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最好的教育关系应该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不是1+1等于2,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百倍的力量,帮助他成长。
所以说,只有家庭和学校“并肩前行”、“完美结合”,形成一个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是教育的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承担着巨大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春团拜会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社会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从社会结构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人的发展序列而言,家庭是自己生命成长的最初始的场所。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
1.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
针对孩子个别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学校无法替代;而学校,教育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需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的课程,很难真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差异。
2.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
从生活时空看,多数时间孩子是在家与父母一块儿度过。学校对于孩子只是人生的一小段,因此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比学校要大的多、长的多。
3.从教育内容看,与学校主要的传授知识不同,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教育。
一个人社会化的完整程度,就是一个人能够在社会身心和谐生存的程度,本质人也是一个人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把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向上、向善、有大爱的人,第二个是责任心的人。而这种核心的两个方面是都不是靠语言做到的,靠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要给孩子有爱、有责任感的实践体验机会。
4.从法律权责利上看,孩子以家长九天人血缘关系,这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过每一个家庭监护人都应有教育孩子的责任。
当代父母大多是70、80后,由于他们中许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不少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与孩子相处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平等,但年轻的父母依然遭遇许多新挑战:
时代变化太快,70后、80后家长的成长环境明显异于00后、10后孩子的成长环境,许多生活概念完全不同,许多知识、经验已跟不上孩子的视线、需求,这是现代父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孩子学业与升学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中考、高考指挥棒,经层层放大,最终将压力传递到了每一个家庭,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尚未完全减轻。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自己上学时成绩很差,后来虽然努力打拼有了一点成绩,但读书的心结始终存在,有了孩子之后,他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孩子请了各种辅导老师,希望他能读书有成。这就是很多家长认为的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但父亲没有意识到,孩子一直在观察自己。有一天,父亲在催促孩子读书的时候,孩子冷不丁怼回来一句话:“你只是让我读书,你自己却一边玩手机,你都不喜欢读书,为什么一定要我喜欢?”
父母没有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只没有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内心最大的失落之一,就是发现自己在进步,在认识这个世界,但父母仍然在原地踏步,没有变化。
“家庭教育学”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提到要给准备成为父母的人开“家长教育家”的课程,学完这门课程,成为合格的家长才,可以生孩子。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家庭教育?教育部长陈宝生部讲得很清楚:“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数据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面对孩子的一天天的长大,家长的焦虑日趋剧增,以下提供的4个建议希望对您有用。
三、家庭教育的建议
1.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得阅读者得天下
你知道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如今又有多少人会记得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的阅读量却在大幅下降。有人刷微信刷新闻刷抖音,却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阅读有什么用?
有人问:我以前读过很多书,后来都忘了,读了有什么意义?
有人答:你以前也吃了很多饭,后来也忘了吃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
意义就是,那些吃过的饭,已经长成了你的骨肉;你读过的书,同样也长成了你精神的骨肉。
会问这个问题的人,多是不读书的。于是他们不知道,阅读和不阅读,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明清朱舜水说: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北宋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国画大师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明代倪元璐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林语堂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
阅读,是为了看懂这个世界,不迷茫就不会迷失。
阅读,是为了治好自己的愚蠢和低级,用更具层次、更有深度、更加丰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世间的事情。
阅读,是为了遇到自己想遇到的人。
阅读,是为了成为一个有趣味会思考的人。
阅读,是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讨厌的那类人。
阅读,是透过书籍,透过别人的显性知识,让自己获得进步的很好的方法。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广度。
如果家长们把孩子逼的死去活来,考大学这个人也废了。阳光、非常自信?非常健康的、轻轻松松的考上名牌大学,才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所希望的,但是阅读年龄越小,阅读能力越越容易培养。比如中央电视台背古诗词的小孩子们总能脱颖而出,越小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模仿能力最强。
让阅读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孩子才会更有智慧,家有书万卷,子孙出圣贤!
2.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思维开发
有些家长听说阅读很重要,就死命买很多书回来。然后孩子不愿意看,你非逼着他看,你越逼他越不喜欢。慢慢地在你的威逼利诱之下,孩子可能开始抵制阅读,从而导致厌恶学习。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让孩子现他自己喜欢看的书。
现在还有很多家长,很讨厌打扰他。他会主动拿出手机给小孩玩,为了让孩子不打扰他或捣乱。孩子也感觉蛮好玩,不久之后网瘾少年诞生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呢?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爱学、学好呢?
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发现其兴趣和优势;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引导;对孩子的兴趣给予关心和鼓励;要培养孩子兴趣的稳定性;让孩子体会成功的乐趣。
3.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蔡元培】
人与人的差距很小,在于积极还是消极看待磨难—拿破仑
有些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不想学。
学习本身并不是难事,而是取决于心态。
很多家长看孩子作业,是检验家长智慧的时候。家长们总喜欢挑孩子毛病,他们总能找到缺点,所以这样的家长,每天给孩子,寻找孩子缺点的过程就是批评孩子的过程,就是折磨孩子的过程,就是摧残孩子生命乐趣的过程。你感觉不能夸孩子,怕孩子骄傲,你必须找出自己的缺点了,结果越找缺点越多,越找你越痛苦欲生。而你让孩子在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中,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我们家长试着换位思考,换一个新的方式。一想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折磨了7、8个小时了,回家还要做这么多的作业,一天要折腾10个小时多不容易呀。当孩子哆哆嗦嗦抱着作业给你检查的时候,你不妨怀着怜悯之心,带着感动,和颜悦色的跟孩子交流。相由心生,心中充满感激,和颜悦色自然而来。然后去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找孩子的优点,就会发现他作文写得的太漂亮了,如果作文写的不好,总有哪句话写的好吧,如果哪句话写得不好,总有哪个字写的好吧,当你以发现美的心态去对待,总能找到优点吧。
如果一个家长每天孩子批改孩子作业的过程,就是感动孩子付出的过程,就是欣赏孩子的优点过程。你想这个家长每天看着孩子的优点不断成长,孩子能不阳光、快乐吗?你说在这样的一种家长的愉悦的心态下,那么各位想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学习那点事还是事吗?所以现在很多的孩子被学习折磨得死去活来,压根就不是学习本身的事,学习本身是很简单的。学习本身是个很容易的事儿,但很多孩子被学业折磨得死去活来,不是学习本身的问题,而是孩子的心态出问题了。
成功教育强调: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所以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让差生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便成了优生。
4.教育不是灌满,而是自燃
一个经常受不激励的人,他的潜能只能开发到20、30%,经常受到潜能会开发到70%到80%啊。如果经常批评孩子的家长,就是不称职的家长。经常批评孩子的老师,一定是一个不懂教学艺术的老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并不是说咱们的教育没有批评,有,但必须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为目的这样的批评就是对的;如果这样的批评只是为了孩子看到自身的不足,让他觉得自己不行,这样的批评就是毁灭人的。
经常批评孩子的家长会说“希望孩子完美”。
试想一下你是个完美的人吗,当你要求孩子完美的时候,已经不把孩子当人看了,因为世上并无完美之人!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并不断改正的过程。
当家长要求孩子完美的时候,反思一下你孩子还有机会吗?
【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没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曼得拉】
何为教育—通过激励,让孩子不断找到自信,让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对于学生什么叫考差,不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这叫考差。高考之前大败而归,抓住高考之前的关键时刻,把这些问题彻底消灭,这次失败注定下一次的成功。当一个学生擦干眼泪,从失败中自我挖掘出来的,就沉淀了一份巨大的正能量,这不就是成长吗?当学生不害怕失败,每个人坚定自信,所有潜能都会被激发出来。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教育的本质】
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父母毫无掩饰的举止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而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父母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为其树立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