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传承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个多事之秋!最近一连串的名人大家弃世而归,不免让我对“生死”多了几分思索。


有个朋友说他只能活到六十,他爷爷活到73,他爸爸活到67,而他只能活到60。我本来想说他太悲观,话还没出口,他就说自己不是悲观。他说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把上一辈的东西传承到下一辈,除此别无他用。我企图从生物学角度告诉他生命的意义不仅是传承,还有创造,每一代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创造出新的东西,这些创新反作用于基因,基因会一点一点发生变化,这使得我们的基因越来越优质,人类的进化不就是这样嘛。但是他坚持地认为,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传承,而已。


我想了很久这个问题,或许他讲的传承并不能用生物学里基因-遗传-环境-影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解释,他只是想说血脉里浓的化不开的东西。

金庸,一代武侠大师,以一己之力为几代人缔造出了武侠世界,无论是荧屏里还是荧屏外。他之所以长青,可能正是因为这些武侠“血脉”,正义、勇气、柔情、憎恶(e)。在中国人(或许整个人类)悠长的发展历史中,这已经不仅仅是生物基因的遗传,更是血脉基因的传承,生生不息。

手艺人,这个带着文艺气息的名称,是现代社会对用双手和古老技艺打造物品之人的尊称,他们用手艺养家糊口,最终却担心无人接班,手艺无法传承。在无数个寂寥的夜里,手艺人脑海里拜师学艺的情景清晰可见:盏茶、清香、叩首、礼成;一次传承由此展开。而后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师父无数次谆谆教诲的“手义”,“艺”是好看的皮囊,而“义“,才是灵魂骨肉和血液。他仍在期待着自己传承的那一天……


世间万物在呱呱啼生的一刻,就已经注定了陨落消亡的一刻;没人逃得出生死的循环。然而,生死终究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和消失。当我们把目光放在代际的时间轴上来,一种惊喜溢于言表,那就是生的光亮一直在延续,忽明忽暗、忽强忽弱,但是始终存在。

这种生是一种隐形基因的传承,他可能包括行为模式、品质品格、价值观念等等;每个个体都只是一个传承的片段,甚至是点,但是一代又一代,串联起来就是传承的长河。

她如涓涓细流,经世不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广告里说下雨天,巧克力和音乐更配。但又怎么会有阴天时候闲适安静的感觉。 看着乌云卷集着飞鸟,看着撑着天空的树梢,看...
    明月归思阅读 2,555评论 1 0
  • 在我大概初中的时候,因为一些无聊而幼稚的事情,从而被一个圈子里的人孤立。这导致我极其讨厌这其中一个人,可...
    YuYvonne阅读 4,375评论 0 0
  • 2016-10-29 那天,大约六点左右,在“一品轩”遇到了她。我是转头发现了她的。 我随意选了一个座位坐下。 之...
    空止阅读 2,6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