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99%的人都看不懂,文官赵秉文,为什么也要抢癸玺?

《藏海传》中,所有的人都在找癸玺。

平津侯找癸玺是为了拿回兵权,做长胜将军;曹静贤找癸玺是为了晚年自保,有谈判资本;冬夏女王找癸玺是为了冬夏子民,远离战乱纷扰。

这些人寻找癸玺,都有看上去似乎合理的理由,唯独赵秉文没有。

赵秉文身居内阁高位,且是个文官,和癸玺能召唤yin兵之事原本毫无瓜葛,但偏偏他有一颗“为大雍好”的心。

身在官场,有些人爱财,有些人爱权,有些人则爱“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赵秉文是个“理想主义者”。

藏海查过,他不爱财,是个干净的清官;也不爱权,身居内阁次辅数年,也没想着找机会升一下。

正如赵秉文自己所说:位子越高,能做的事情才会越多。

他想要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通过癸玺,征服大雍周边的异己势力,从而获得大一统。

这个理想没毛病,但它不是皇上该想的事情吗?为什么赵秉文会越位思考呢?

每个成年人的做事方式,都和童年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赵秉文幼年清贫,经常被人欺负,获得庄芦隐和曹静贤的庇护。

对于庄芦隐而言,被人欺负就打回去;对于曹静贤而言,被人欺负是激励自己提升的好机会;但对赵秉文而言,欺负他的人,必须得死。

正是这种近乎疯狂的执念,让身居高位的他,替大雍皇帝做了决定:利用癸玺,让世界俯首称臣。

当一个人把一己之念上升到民族道义上时,就会打着一切名号,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且永不认错。

赵秉文至死都认为,自己是在替大雍老百姓做一件好事。但为了这件好事,他的手上又沾满了多少无辜人的鲜血?

俗话说:邪不压正。

尽管赵秉文老谋深算,可在即将拿到癸玺的一刹那,还是被藏海给打败了。

实现理想,有很多种方法,赵秉文走了一条错得离谱,而且无法回头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