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不容易但不能随意
--读吴非先生《评课不是用“权威”来找瑕疵》有思
特级教师吴非《评课不是用“权威”来找瑕疵》一文很快被同行在各种圈转载,获得不少点赞。可见,上过公开课的老师都曾被“权威”找过瑕疵,而且对这种“找瑕疵”式的评课颇为不满。
“他们像是一群纸上谈兵战无不胜的教头,又像是一群眼高手低百般挑剔的球迷。他根本不管授课教师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什么样的教学背景,总之,他们有话要说;而且,只要是课,就一定有毛病,他就是来发现这个毛病的;或者,只要你的教学设计和他的思考不太一样,那就是离经叛道。”吴老师笔下的“他们”,我想所指或许是没有经历过“公开课”打磨的“权威”。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课堂,这是大家的共识。将心比心,自然不至于苛求“完美无缺”,哪怕他已成“权威”,不是吗?何况,评课并不是来“挑毛病”的。
吴老师谦逊,低调、温和,尽管有“名师”“教授”的光环,仍旧带着一颗学习的的心、一双发现的眼睛来听课、观课,而且常年的一线教学经历让他深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不易,也深谙“教无定法”合适即好的道理,教师各有优长、自成风格的可贵。笔者甚是钦佩。“统而言之,我听过课了,我得到了一些东西。一节课不可能没有瑕疵;况且我不是来看瑕疵的。公开课有点毛病才有活气;这种课才像人上出来的。”这率性直言中道出了吴老师听、评课的两点基本主张:听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启发思考,不是为求全责备而来;有些瑕疵是真实的表现,“完美”反倒让人生畏,或者说“真实”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或目的,“真实”是不容被破坏的,是必须坚守的。对“真实”的看中,对“做”课的心痛,在吴老师“最后,我想说几句……”里也是显见的。
评课当然不是用“权威”来找瑕疵,那为了什么而评课呢?又或者老师们希望通过“评课”得到什么呢?我想这些问题似乎都不能一概而论。甚至“用权威来找瑕疵”的评课方式在特定背景下也许是需要的,比如:为了探讨某个教学问题反复的磨课,不就是不断地用专业眼光找瑕疵、挑毛病、改进、完善的过程吗?
笔者在课堂站了十四年,自问除了阅读,促使自己成长的另一主要途径就是上公开课、听同行或专家“评课”了。备课组、学校、地市、省、全国各级各类“公开”课都经历过,深切体会到准备公开课的各种“煎熬”,专业素养也是在这样历练打磨、切磋反思中提升的。我的成长自然也离不开听课后给过我中肯点评的专家、同仁们的激励、批评和点拨。
一位老师认真准备一堂课,愿意公开来,他一定是带着期待的。这种期待也许是希望有“但微颔首”者,有“周郎顾”,寻求认同、寻找知音,有同行者的鼓掌他才能更坚定自己的主张、思考,更有信心坚持自己的做法。如果为他“鼓掌”者中有“权威”自然求之不得。但若能道出,这节课中,他还不自知的“好”来,对他就不只是激励更有指引了。对坚守课堂的老师们而言,“补短”有时是艰难的、漫长的,收效甚微的,然而“扬长”是愿意“欣然前往”的,如果有人能中肯地告诉他“长在何处”的话。我想,每一位上课老师都会把这样的评课专家当成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贵人”吧。
这种期待也可能是一种关键性的判断,以帮助他选择方向、做出取舍。上课的老师试图在课堂上呈现一些他自己的新尝试、新理念、新做法,但这些“新”的思考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有效果,甚至是不是有必要,他并非“了然”。他需要同行尤其是学科专家做判断、下结论、给方向。如果评课人不是一味地说“好”或一棒子“拍倒”而是能就他的课堂具体分析长短优劣,并且给出可行的、他能理解和吸收的改进意见或建议,那对他而言,这节公开课背后的辛苦再多也是值得的。
“公开课这种形式,无非是同行提供一些案例,提供一些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教学领域增进交流。”吴非老师对于“公开课”的价值和意义判断是颇为冷静的,无论何种形式或名目的“公开课”都应该具备这些基本“要义”。但“公开”的目的可以有“竞赛”“示范”“探讨”“交流”“展示”等诸多不同的侧重,也就因此肩负了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说有了更多的“赋能”。自然,评课的方式和侧重点也因此该略有差异才是。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公开评课,我们都不能忘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那就是以学习和交流者的身份在场的教师们。听课后承担评课任务的人,往往肩负交流、传播经验、调查了解情况和帮助解决教学疑惑等多重任务,评课应该有教研价值和引导意义,要让上课和听课的老师都有获得感。
吴老师很看中课堂教学的“真实”。其实,绝大多数上课人和听“评课”的人也很看中评课者是否评得“真实”。笔者以为,评课中的“真实”应该包括:不过分夸饰,中肯、朴实;不过于犀利,温和、善意。不过于含蓄,清晰、明朗;不过于客套,真切、实在;不过于拔高,通俗易懂;不过于空洞,具体、有用。有的评课人喜欢“春秋笔法”让老师们去自悟其中的“微言大义”,我更喜欢“秉笔直书”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反馈,让老师们各取所得。
当然,评课者应该是“有备”而来的,除了听课、观课之外,还应该熟悉教师使用的教材、了解教学的设计(包括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型、本课的地位作用、班级学生的情况),甚至很有必要在评课前先听一听上课老师怎么说(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节的设置、学习活动的安排等用意何在?教学预期是怎样的?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困惑、矛盾、反思、意外等等)。没有这些铺垫和追问 ,评课往往会有“隔”。
笔者的日常工作已由站在讲台上上课变成了坐在座位上听课、评课,角色的转换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跳出来”看课堂、观教学,从更宏观的视角“览全貌”,更宽阔的视域去观察、指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也应试着转换不同的角度而不是单一角度去发现、评判。更重要的是,只有丰富“身在此山中”的经验和体验才可能真切入微地体贴到“山中人”各种滋味,领略“山中”各异美景。所以,我还得时常从听课的座位上起来,主动走到上课的讲台上去……
吴老师感叹:“为什么总有人要对教师的公开课提那么高的要求呢?”我想,要有“高要求”的应该是我们评课人自己。评好课不容易,但我们至少别太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