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决定开始写作并相继输出6篇文章后,我黔驴技穷,不知道写什么了,而且回头看看之前写的东西,结构性差,思维简单,无病呻吟,内容苍白无力。
前几日就跟朋友讨论了我当前的问题,朋友谈到之前看到一段对于写作定义的话:写作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对于这段话我深有感触,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素材经过有着不同经历的作者思维加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写作是一种眼光,是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体现。写作过程是将个人思想转化输出的过程,文字所到之处,即是作者思想遍及之地,因此写作输出的结果是基于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带有作者主观思想,作者能站多高,就看多远。
写作是思想成长的过程。写作过程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我们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你用文字的模式将学习的结果记录下来时,不仅仅是写下来,而是对其进行再次加工,增加了个人理解和认知,甚至查阅资料寻找前辈的足迹。在这个过程中又进行一次提炼加工,个人思想也得到提升。因此,动笔多少往往与思考问题的深度、决策成熟度以及理念素养成正比。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输出能力,一是增加个人眼界,二是加强思维转化,多动笔,多思考。
阅读,增加个人眼界。因每个人经历不同,世界观也不尽相同,不可能从人生经历上快速提高个人思想格局,但是阅读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仅能让我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我们的心灵,阅读前人记录,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品味。
记录生活百态,加强思维转化。生活中,读到一本好书都可以记录下来。写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纵使你脑子里想法多么的华丽反复,但到笔下,可能是单调乏味、苍白无力,没有经过主体思维的加工提炼,记录下来的东西仅是记录,不能算作真正掌握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且只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文章才是原创文章。
阅读是写作的输入,写作是将输入进行思维加工转化并输出的过程。作为一个写作人,不仅仅是简单的输出,还需增加输入,提高个人格局,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让更多人受益。所以,阅读、写作,坚持下去就会有不同凡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