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之前阅读和了解了关于这个国家的一些信息,大致的印象是历史不算悠久,还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冲突不断而成立独立的国家。
梳理了一下他们的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3世纪东吴将领在东吴的外国传记里,中国人这个记录历史的好习惯不仅帮助我们自己也协助他国传承文明。在英国人到来之前的数个世纪里,新加坡先后被马来半岛上的两个王朝统治过。19世纪初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来到这里开始管辖,成为亚欧之间的重要停泊港口和橡胶出口基地,贸易的增长带动了军事的发展,英国人在这里还建立了海军基地。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想通过新加坡把英国人从亚洲赶走,出其不意的攻击新加坡,二战结束后新加坡回归英国殖民地,人民意识觉醒,要求自治。1963年和马来西亚合并,之后因为治国方针,人种等问题分道扬镳,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和以马来族为主的马来西亚用政治上的独立来解决种族冲突。独立之后因为力量微弱,新加坡人在集体危机感之下励精图治,发展制造业和金融,致力于民生问题,四十年后成就了今天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象。
国家虽小,却被中国历届政府肯定,认为他们创造了华人治理的典范,因此多年来一直派遣政府高级别人才到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管理。井然有序是新加坡的整体形象,因此此行最想看到的是如何井然有序?除此之外,国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也是此行印象很深的地方,幸福感体现在国民对周围世界的亲切和身为新加坡人的自豪。
机场和航班往往是一个国家的门户,通过门户看得到这个国家的整体的先进程度,包括技术和人的素养。飞机上空乘服务看得出是多种语言的搭配,而且男女比例也基本是对等的,最有心的地方是在入境前送给孩子的一份带有sticker的小礼物,每个sticker上都是新加坡的著名景点,感觉在旅行开始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新加坡必去景点的目标。孩子们对sticker上的每个图像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每去到一个地方会有完成小目标的愉悦感。樟宜机场确实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机场,国土面积虽然有限,但是在机场你完全感觉不到局促,中心还有一个兰花为主题的花园,多彩,灵动,干净,还给孩子提供画画的纸笔。从旅游设计的角度来看,体验感特别强,你的等待时间显得非常快乐。入境和出境的感受也相当高效,廉洁,填好入境卡,孩子都不用抱起来验证就通过了,人性化的设计无处不在。相比很多东南亚国家,出入境处是腐败的滋生地,有时甚至让你觉得故意设置看不到头的排队长度,增加恐慌,这时会有人来悄悄告诉你可以通过给钱带你更加快速的通关。
第一天做了一天游客,去了新加坡的地标建筑鱼尾狮,这里是游客的天下,只是天气炎热,晒得皮肤发烫。想起很多年前带团曾经遇到过一个游客,新加坡人,对这个国家赞赏有加,唯独谈到气候时,觉得遗憾,没有分明的四季,只有炎热和稍微凉爽的两种气候。我现在特别能体会这种心情,分明的四季让人的体验感丰富一些。一年四季都是潮湿炎热的,难免心生厌烦。
第二天做了一天小孩,我们去了圣淘沙岛,在环球影城里疯了一天,很有意思的是,不仅是孩子觉得意犹未尽,我还有孩子外婆也感觉很棒。这大概是我去过的最好的主题公园,最深刻的印象来自整体的管理水平,无论排多长的队,多少游客同时进入,一切都是那么有序。每一种乘坐工具都会细致到每一排怎么安排游客,因此那种不知道坐哪一排哪一个位置的情况完全不会发生。需要穿戴什么,留下什么,所有的指令都非常清晰,重要的指令会多次提醒并反复给与机会让你听到。很多体验馆在进入之前会有背景的介绍,提前告诉你会有哪些亮点,有时也会卖关子,每体验完之后会经过一个旅游纪念品商店,这样的安排完全不会让人感觉很反感,因为你的体验足够好,你愿意为这样的快乐额外买单。排队的途中会时不时有免费的饮用水提供,我发现如果排队的地方很热时,一定会有降温的设施来保障和密度更高的饮用水设施。稍微刺激力度大一些的项目就会提醒你存包,拖掉夹趾拖鞋,或者穿上雨衣等温馨提示。这些体验也非常多样化,每一种都有经典的电影做背景,变形金刚感觉很刺激,怪物施莱克是爱情的甜蜜,侏罗纪公园设计有点惊险,还有狮子王让人感到很温馨,所以这是一场感官的盛宴,你在几个小时内不断感受刺激,惊险,温馨,甜蜜等情绪,多巴胺的不断分泌,这样的体验自然是很难忘的。
第三天做了一天探索者,去了新加坡国立植物园,也是一处世界自然遗产。这里是橡胶种子在新加坡最早被培育的地方,是新加坡繁荣的起点。顺着指引来到里面的儿童乐园,专门给孩子提供玩耍的场所,不会看到国内因为不及时保养而导致的设备的停用。厕所的先进和干净程度都还不是最有价值的,儿童专有的设备齐全且设计感十足,才是最大的亮点。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去最著名的兰花公园,各种优雅而独特的兰花十分别致的陈列在园内,孩子外婆太喜欢了,拍了一路的照片还觉得没有拍够。国内的兰花是花中的君子,是空谷幽兰,内敛而淡雅。而这里的兰花有点类似我们的牡丹,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白色为主,典雅高贵,紫色增添一种成熟的韵味,红色想来喧宾夺主,黄色自信满满的迎接我们这些游客。和这些花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变美了。
第四天做了一天学生,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是亚洲QS排名最高的大学,在生物,医药,金融,社会学,建筑等多个领域排名第一。学校没有围墙的概念,免费巴士带你穿梭在办公区和学生生活区。学校整体的氛围特别轻松,教室的间隙分布着各种娱乐设施,健身房,餐厅,小卖铺。去招生处咨询,问什么成就了这所大学?那位老师说是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老师。老师是这所大学最有价值的资源,老师的形象是积极向上的,特别关注学生,他们专业度极高且研究能力很强。学生前面两年主要是通识课程的学习,在新加坡需要选择五个类别的课程来学习:人类文化,问问题,新加坡文化,思考和表达,推理。我觉得整个城市显示出无限的创意,跟这所大学的专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的体系设计通过短时间的观察很难看出门道,最后请这位咨询老师用她蹩脚的英语给我推荐了一些网站去了解。此行大部分的体验非常正面,只有在语言上面,感受有些复杂,你可以随意切换南方普通话,英语,广东话,但是没有哪种语言可以特别畅快的交流,基本停留在听得懂的层面。所以他们的英语听起来像马来语,汉语感觉又是福建,广东话和台湾话的混合体,地铁一个报站要四种语言。我单从教语言的角度,会觉得孩子们学起来有点困难,英语主要学英音还是美音,汉语主要参考大陆还是台湾,标准清晰点会容易学一些。
几天的时间虽短,留下的回忆很美好。每次想求助时总有人停下脚步愉快的提供帮助,问新加坡什么好时可以说出一大堆,什么不好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气候炎热和物价有点高,国民的幸福感明显可见。很多政府把Pursuit of Happiness 写进宪法,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却寥寥可数,新加坡一定是其中的一个。人种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还是制度的设计,既然我们带着空杯心态来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在我们的国民脸上,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