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关于思考模块的论述,聊聊作者的观点和我的理解吧。
1、关于思考
思考这件事,是人人都能做的,但是真正思考的人很少,包括我在内。之前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困顿时才会更多的思考,生活顺利时,更多是跟着惯性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昨天的生活,做着重复的工作。
生活中充斥着权威,却没想过权威真的可靠嘛?说起来,我也有相对权威的领域。但并不是说,我在自己所谓权威领域,就无所不知。同样,其他的权威人士,也不能做到无所不知。因此,权威人士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神助攻,而不应该去迷信。
独立思考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2、思维陷阱
常见的思维陷阱是: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学习就是学概念。
这是软考老师教给我们的,他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李笑来老师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比如:“计划”和“目标”分不清的人,就容易陷入死板执行计划而无法达到目标或者因为计划的变化或受阻而轻易地放弃了目标的境地。邓小平弄清了“政治”和“经济”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中国。我弄清了“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区别,所以认为“自我管理”是一个更加核心的问题。我了解了“终身学习者”和“终身提问者”的区别,更愿意做一个“终身提问者”。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会使我们仓促的、武断的对没有想明白的事情,给一个不正确但看似合理的解释,从而使我们远离真相和事实。
3、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思维模型中,非常基础的一种,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是成立。
因为A,所以B。
但是我们应该养成从三个层面去审视因果关系的习惯:A不一定是B的理由;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比如:因为A爱B,所以B嫁给了A。
还有一种因果关系,成为“自证预言”。通过循环论证证明论题的正确的。
比如:股票因为上涨,所以是个绩优股,因为是个绩优股,所以涨得好。再比如:一个谣言说一个银行要倒闭,所以大家因为担心提不出钱而去挤兑,银行因为挤兑而倒闭。还比如:你认为孩子需要监督才能写作业,所以不监督时,孩子就会去放松玩一会儿,这就让你更加觉得孩子不监督就不写作业。
4、相关命题
相关命题这个思考模式,看上去比较抽象。还是用一张书中的原图吧。也许你能看明白。因为确实又有点儿绕,有点儿费劲。
5、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也会成为思考的一个壁垒,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知识、经验,甚至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举证的难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当举证难度太大时,也会妨碍我们去探索命题的正确性。
比如:带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你想说服对方做这件的好处是什么,举证责任就在你身上。如果你想让对方证明做这件事的坏处是什么,举证责任就会在对方身上。
比如:几百年前想证明地球是圆的,很困难。现在想证明这个结论,只需要搜索一张卫星图就可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