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675年。长安。大唐集团。
高宗的头疼病越来越严重了,一看奏折就头晕眼花。
武皇后是个精明能干的人,一开始只是帮着丈夫处理前朝后宫的琐碎小事,后来越干越顺手,逐渐成为了大唐集团的实际一把手。武后也是有一番野心的,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她励精图治,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这年宋之问25岁,正值壮年,满腹经纶,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了仕途。
此时宋之问的心情是复杂而又激动的。因为,他直接效力的对象,不是高高在上的唐帝,而是大权在握的武后。
在他之前,已经有骆宾王作为前车之鉴了。不愿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不愿向强权卑躬屈膝,的骆宾王,如今生死不知,更别提实现男儿的理想和抱负。
二
乡闾出生的他,却十分清楚明白,大唐是此时最好的平台,能够在这里出仕,是他梦寐以求的事。纠结都只是表象,他心中早有明确的选择:卑躬屈膝也好,不择手段也罢,他一定要在大唐出人头地。
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放下那些所谓的道义,丢掉可笑的良知。
他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机会,他都不能错过。
很快,他便以才名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681年),又入崇文馆充学士。
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世人钦慕。
但是,这样的荣耀背后,却有些不堪入目。
三
宋之问身负文采,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他曾写下“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的诗句,向女主武皇毛遂自荐,表达自己对武后的“爱慕之情”。
但武皇并没有把他纳入“后宫” ,不是因为他长得不够帅,也不是因为他文采不够好,而是因为,他的口太臭,即便他天天含着从药店买来的鸡舌香也盖不住。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武皇已经有了张昌宗张易之。
经此一败,宋之问像变了一个人。
他开始退而求其次,刻意巴结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给他们写一些或歌功颂德或无病呻吟的文章,署上张易之的大名,干枪手的勾当。
不仅如此,张易之只要内急,宋之问便立即手拿厕纸,恭恭敬敬地立在一边侍候。如此之事,一时成为朝野上下的笑谈。
二张被铲除后,他被中宗贬至岭南,那里环境恶劣,根本活不下去,他只得逃归,途径汉江,回忆起这些年的得失,心中郁结,遂提笔写下: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这些年在外漂泊打拼,长久未与家人联系,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如今快要到家了,心生却生出许多胆怯来,看见来来往往的乡亲,也不敢相问。
他的内心是孤独的,那个英俊的少年,曾经也立志要成为如松般的高洁之人,但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丢掉了气节,良知,满身污垢的他已经无法高洁如松,况且他是逃亡归来,不是“衣锦还乡”。
这份面对故乡的胆怯,便是他付出的代价。
四
历史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复杂的,评价宋之问,就应该把他的人和他的才一分为二。
宋之问留下了千载的骂名,但他的才华是不可否认的。
他酷爱诗歌,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
作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宋之问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元好问巜戏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评沈宋时说:
沈宋横驰翰墨场,
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
合著黄金铸子昂。
不屈服如骆宾王,亦或是无底线如宋之问,都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只是有的人在乎,有的人根本不在乎。
也有野史说宋之问后来在灵隐寺还曾受过骆宾王的指点,不知他那时又是如何心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