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我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又结婚,带孩子,做全职妈妈,在家呆了好多年,后来实在呆的烦了,就出去找活,可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又有点自闭,能干什么?不怕谁笑话:理货,拖地,刷碗,养鸡的活我都干过,而且这些活我都干的不顺,总遭受这样那样的冷遇。人们可能因为我戴着眼镜,不爱搭理人,说话太直太冲有点排斥我。
有时我特別郁闷,甚至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我在日记里写道:
“我真是个苦命的人啊,我这样有才却没人懂我,欣赏我,我艰难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匍匐在人世间,没有一丝一毫温情,在这个人人向钱看的年代,你这个黯淡的人变得毫无价值,你的才气属于你个人,和社会和別人不沾边,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经济收入,反而成为别人嘲笑你的理由.(你呆里呆气),什么时候我能展现出来,让所有的屈辱烟消云散… "
其实,我有什么才华啊,只不过是自我的一种幻觉,在工作能力,为人世事上我远还不如那些保洁大妈…不能让自己成为独立的,自食其力的人才全是废才!
凡高在他死后百余年才得以名声大噪
有什么用?他的才华全被后人利用了,许多作家如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卡夫卡,以及画家莫奈 等 等也是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声名远扬,这对于后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对于作家本人来说算不算一种杯具?也不尽然,才华是自己的,这对于他们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才使他们成其为自己,不是俗人。才华虽然没有带来世俗的名利,却改变不了其内在的高贵,在写作过程中,那才思喷涌的一个个瞬间里,他定会体会到伟大的激情,浪漫,和欢愉感,犹如怀抱着绝美的玫瑰,品味着千年的佳酿,头顶上没准儿会有可爱的天使为其弹唱伴奏…这本身就犹如一场千古盛宴,精神上的盛宴!
名利财富对于作家来说有时反而是桎棝,是累赘,会拖了他的后腿,阻碍其成为更其更想更能够成为的。
不是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在成名后自杀了的吗,如川端康成,杰克伦敦,莫泊桑,海明威等,除去自身原因,我认为也是由于名利给他们带来的负面的感受太多,使其思想及创作上停滞不前,带来抑郁感所致…
所以,有时,我反而认为对于一个作家保持点清贫,遭受点世人的冷遇反而不是难坏事,这样才能头脑冷静沉下心下搞创作。自古雄才多磨难!君子固穷!作家应当绝缘于财富,名利!
我愿做凡高,而且死后也不要出名的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