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去尝试新的东西,就象在手机上写作。我在博客、简书、小黑屋、汤园......都有过痕迹;如果没有什么更好的,我有时也会换着写,免生倦意。各种应用都有它的优缺点,都会有一时的新鲜感、都会给我们的某个器官带来惬意。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有开发一款更适合自己写作app的冲动。大概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源动力。
对于手机,我越来越把它当作一台新式“电脑”,实际上就是。而且,无论是功能与应用,都远远超过它的“前辈”。在手机上的交流媒介,现在我们也常常称为“新媒体”。
作为一个工具,我从来没想在它年轻时就把它换掉(以旧换新);我也从来没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中秋节的中午,姨母喊我们在“郑师傅酒楼”吃团圆饭。小妹坐在我旁边,手机放在桌上。我一看跟我不是一样的吗?不过她是oppo 11 plus(没有做广告的意思 ),我是9 plus。小妹说她一个月前才换的,1300元,相当于买一个新手机,尝尝鲜。
我潜意识中总以为,自己的手机已用了好几年(实际才一年)。而且,最近手机总卡顿,很多应用总是不断闪退、重启。作为学习、工作、生活主要助手,必备、常用工具,确实有点不爽。另外,以旧换新,没尝试过,所有的手机应用、数据,到底怎么搬家?我想一试。
二
吃饭间,女儿电话我,回家时买一个ipad数据线。饭后,我在人民路上逛,在文峰超市西边不远,路北有一家“手机通讯城”,正好有数据线卖。店主是一对年轻小夫妻。
我问有没有“oppp”以旧换新的业务,回:有,而且价格也跟我妹妹说的差不多。
“所有数据、应用都可以移到新机上吗?”
“可以啊!”
“好吧,换一部!”
三
说实话,这两年,我所有的学习、读书、生活资料已逐步脱离台式电脑,在手机上越聚越多。有时候我都不敢想象,手机丢失怎么办?程序可以重装,但数据怎么办?大部分数据有“云”存储,但也有部分数据是本机的,象电子书、脑图等; 还有本机很多应用上留下的线索 、痕迹。关键是自己对手机或者说安卓系统的文件及数据存储、目录分布根本不了解,对它的想象都是基于电脑的。
电脑有一种方法叫“克隆”,我也总想手机有没有类似的?店主说“能”,是不是这种方法?
店主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备份与恢复”(oppo应用)。新机扫描旧机上的应用二维码,一个显示“我是旧手机”,另一个显示“我是新手机”;然后通过蓝牙,一个发送一个接收。
店主大概从没遇到我这样的客户,手机应用283个,数据40G+,文档3.2G+。
数据复制还算比较快,不到一个小时就显示“成功”了。但是我一检查,发现检查的几个读书应用,所有的读书资料、读书进度都没有了。因为我的大部分电子书,都是陆续从网上下的。它的所谓“复制”,除了微信、qq、联系人信息之类外,大部分程序的备份恢复,只恢复应用本身,不包括数据。
另外应用移动到新机上,基本都要重新登录输入密码。还好,我的大部分应用注册都有个记录。
我对店主说:这样,我把数据先拷到你电脑上,再拷入新手机。老板借给我的笔记本上只有金山手机管家,用的是xp。我装了oppo驱动后,通过管家的“手机文件管理”,选中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导入到电脑。我想全部拷出后,再覆盖到新机上。
但没想这个数据导出,速度非常慢。等老板要下班时,也才考了200兆。我说:这样,你帮我放那边继续拷,我明天过来,用移动盘拷走。
我当时的想法是:把旧机上的数据全部备份到移动硬盘上,以后新机出现数据上的问题,再回头找。
四
第二天九点多,到店上,看老板数据拷怎样了。
“拷了80%多,自动停了。”
我拿过电脑一看,拷了不到2G的内容,搜索pdf、epub、mobi,根本没有这类文件。
我说:“这样,我把手机拿到班上,数据拷完就还你。”
“好的,你留个电话号码,下午送给我!”老板说。
老板娘知道我是农行的,她认识董琦。
五
到班,把旧手机接到电脑上,在“我的电脑”中,建个文件夹,点击“我的手机”→“内部存储空间”,选择所有文件进行复制。
等了半小时,电脑一直显示“正在计算文件复制时间……”,其他什么反应也没有。我一看不是办法,40g+的内容,什么时候能完成。
换个办法。取消当前“复制”,没有反应,电脑重启。先把手机上无用的应用全部删除;把微信、qq数据(这两项数据开始就恢复进来了)也全部删掉;视频、图片也全部删除。还有10g+内容。继续拷。
等了二十多分钟,屏幕上依然提示:“正在计算文件复制时间……”。百度一下,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手机向电脑拷文件与电脑内部的拷文件,方法是不一样的。
先做其他事,过会再看。半小时后,发现屏幕上的提示没有了,以为成功了。查一下电脑上复制过来的文件,却只有根目录下的文件夹,真正的文件一个也没有。
赶紧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六个文件夹一组,通过“属性”看文件内容大小,小的直接忽略;大的再进一步确定是哪个文件夹。然后再把确定的文件夹复制进电脑。又花了两个半小时,把手机上的大文件夹,拷入电脑。大文件夹主要是浏览器的下载目录、云盘目录、读书app目录。
这一步获得的经验认知、深入印象就是:安卓文件目录的布局、一些应用中文件下载的存放位置。最原始的东西,给人的收益也最大。
结束一看时间,已到下午五点半了,赶紧把手机还给人家。这时,二嫂电话也来,喊吃晚饭(前一天中午约的)。
六
人的认知积累,都是在实践中、阅历中慢慢摸索、总结出来的。人生的每个时刻,都在某个“旅程”中行走;人生的丰富、人生的充实、人生的成就,就看“旅程”的丰富,就看我们全部投入的程度。
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