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来到了丽江,这个念名字就感到慵懒浪漫的地方。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通过电视剧、歌曲、小说等等渠道,我知道丽江,知道她有石板街、小桥流水,无尽的阳光,逃离都市寻找闲散和艳遇的人们。但是这么久了,我还没去过丽江。而我的印象中关于丽江的负面描述逐渐多了:强迫购物的旅行团,实际与图片天差地别的客栈,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店,假期游客挤破头,过分商业化……所以这次终于要去,我内心期待又紧张。希望逃离上海的雾霾拥抱蓝天白云,害怕遭遇陷阱破坏心情。
12月26日傍晚抵达丽江古城,12月30日傍晚离开。参加了拉市海和玉龙雪山两个一日游,在丽江古城内闲逛两天,临走时我是非常不舍的。抛开去之前抱有的正面及负面偏见,记录我亲身经历过的丽江。
蓝天白云好空气
近几个月我转了国内好几个城市,几乎每到一处都会和出租车司机进行如下对话:
“怎么这个点还这么堵啊?!”
“哎,**(城市名)还有哪个点不堵嘛!这不算最糟的呢。”
“这儿雾霾也挺严重啊。”
“也就比北京好点儿。”
但是从丽江机场坐上出租车,我和师傅没有这番对话。眼前道路上没有看到一辆车,我们飞驰向前——不可思议啊!在深蓝的夜幕里依然能看到两边连绵起伏的山,我摇下车窗不顾凉风拼命呼吸。在昆明机场转机时我就查了空气质量APP,数值由上海的200多变成35。于是我和司机师傅愉快地聊起他居住的村庄,纳西族过年的习俗,古时包办婚姻招致的殉情故事……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深情地仰望天空~这样明净的蓝色,我真的很久没看过了!哪怕是坐火车经过郊区,窗外也是一片灰黄的朦胧,真担心大江南北已经找不到一片蓝天。丽江确有货真价实的蓝天白云,每天都有!太感动了。光这一点,我就觉得没白来。离开那天,我看天看到脖子酸,想叫眼睛使劲记住眼前远近事物的清晰轮廓。
蓝色的天空,穿破云层的阳光,出门不用戴口罩——如今的确算得上奢侈的享受。唉,想想也是无奈忧伤。
巍峨壮阔+婉转清幽,处处风景如画
云南不愧是上天偏爱的宝地,短暂的丽江之行即可深刻感受。丽江周围有连绵的青山,山谷里层层梯田,阳光似乎在这梯田里被折叠,分外旖旎。不是景点,胜似景点——我在车里望着窗外惊呼不断。再走远一点儿,又是另一番风格的山:大雪山!本来犹豫要不要去玉龙雪山,因为不少网友吐槽排长队坐缆车上去看点雪,不值得。那天晚上吃完黑山羊火锅走回客栈的路上忽然看到携程的旅行社,想说应该比较靠谱就进去瞅瞅。里面坐着一男一女,的确感觉比古城里满街的小旅行社的人要专业,没有拼命推销。那个短发女子有一双清亮的大眼睛,笑得特别好看(咳咳,我发誓这不是我决定掏钱的原因)。看到蓝月谷的照片就很心动,犹豫了大约十分钟就签约了。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雪山真不是一般的山!那样直戳蓝天的气魄让我等渺小的人类瞬间被折服了。缆车快速上升很刺激。作为普通人,虽然这样作弊,只是爬了一点点雪山(还是走搭好的木梯栈道),但足够震撼。每一步都越来越难,呼吸变得费力,也算是偷尝了生命极限的体验。大风吹开云雾,回首可见几千米的山川高原,抬头望见巍峨的顶峰,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古城里却是说不尽的宛转悠扬。的确是传说中的石板街,小桥流水,木头老屋。背景是清澈的蓝天白云,甚至远方的雪山。每个角落、不同时辰,都可以拍出风景明信片。而且古城原来比我想象的大很多,可以在蜿蜒的小路乱走,每一次都有惊喜。
民谣,重复听到的几首歌
丽江,大理,是中国民谣歌手的摇篮么?我并不懂,只是在电影里听过《去大理》这首歌,这次来丽江,看到不少酒吧,进了三个听歌的地方,反复听到的几首歌是:《玫瑰》《老路小路》《关于郑州的记忆》《南方姑娘》,还有手鼓店反复播放的一些不知名歌曲。感觉这里的确适合唱民谣、听民谣。老路的D调酒吧有不错的摇滚乐队,虽然酒水和所有丽江酒吧一样又贵又诡异。已经不再青涩但似乎有些害羞的老路抱着吉他开始唱《老路小路》时,我眼睛有些湿润。在此之前我不认识老路,也不知道写这首歌的他的朋友靳松。不过在丽江呆几天,你就会感觉这些人的故事与你有关,也能大概猜到丽江在出名以前的样子。
满街的手鼓店、十元店、鲜花饼、腊排骨和土鸡米线
古城的商业化很充分,几乎每座房子都被改造成客栈,每个门面都在卖东西。据说在此做生意的大多是外地人,本地人收房租然后在新城买商品房住。在这里你当然能找到如今中国旅游城市都不会少的咖啡店、杂货明信片店。丽江特色的就是腊排骨和土鸡米线店、手鼓店以及挂满“东巴风情”小饰品的十元店。哦,还有各种牌子的鲜花饼。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卖的东西如此一致?这么多人卖一样的东西他们是怎么生存下来的?没走几步就会看到一个手鼓店,门口坐着一个穿民族服饰(但显然不是少数民族)的姑娘在打手鼓,背景音乐就是那几首歌,连姑娘的动作、表情都没什么差别,简直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看到到处卖一样的东西(而且挺low的东西),我是毫无购买欲。
临走那天才在一个巷子里看到一家不太一样的小店,卖与别处不同的陶瓷工艺品,价格也不是十元。东北腔的阿姨说是在帮孩子看店。“他学这个的,亲手一个一个做,我不帮他谁帮他呢?所以跑这么远来帮他卖啊。”我挑了好几个耳钉、项链、手链,虽然比别处贵些,但好看多了,买得开心。鲜花饼是免不了要买的,我自己尝了几家现做的,最后买了一箱嘉华的各种口味送人(全国包邮)。嗯,当然——直接上淘宝买也是一样的。
自来熟的陌生人们
丽江是流浪者的驿站,都市逃离者的聚集地(至少曾经是吧)。来这里的人多少带点游离的情怀,想要寻找不一样的生活,不论几分真假。至少,街上的陌生人笑容比别处多,没有人步履匆匆。挤进那间神秘的“大冰的小屋”,高高低低坐满了听歌的人。歌手抱着吉他,边聊边唱,不时和众人“喝一个”。大家没有自我介绍,但好像都很熟的样子,难以描述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住了一晚某个青旅,虽然条件简陋卫生略差(嗯,不要轻易相信去哪儿的推荐),但你能像包容农村老家一样包容它。一样的无需自我介绍,坐在沙发那头玩手机的小伙子抬头问我:“今天走吗?怎么去机场啊?” 在丽江的对话,仿佛自觉地省去了累赘的开头结尾,却毫不显得突兀。后来,一个粉色外套的女孩子带我一起去坐阿玲家的车(阿玲是谁?我也来不及问)。她是个大四的学生,在这间青旅住了一个月。“哎,好快啊,真舍不得走!”她挽着我的手,说着就把头靠在我肩上。另外两个男孩子帮我们拎着行李箱,其中一个问我:“你来丽江做什么?”“看蓝天,呼吸新鲜空气。”一个高个子、用自拍杆举着手机不知在和谁视频聊天同时和我们说话的女子抢着说:“来找自己啊!”
然后我们在古城北边的路口挥手道别,我上了去机场的车,至今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来丽江做什么。但,那又有什么关系。亲爱的陌生人,谢谢你的帮助,祝你在天涯都有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