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诗君佯稱去厕所,离开了等候室,在走廊里的一扇窗戶往远处看,天蓝得像调色板上不经意地潑上几处白白的云朵衬托着一样。他素来讨厌下雨天,怕走着走着会把鞋子和裤管都弄脏了。他从外婆身上自小学会了整洁干净的美德,甚至到了洁癖的程度。他想起曾经听过一位初中的同学煞有介事的分析说,其实下雨的时候如果没有带伞,人不应该奔跑而是安静地慢慢走,这样他受雨淋湿的面积就会减少。他在这个时候想起这段怪理论,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合适。尽管他不喜欢下雨,但记忆中许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都是发生在雨天。今天确是晴朗得令他心感不安。
他径自回到等候室,工作人员通知他直接去401号面试室,他疏理一下软细的头发,在门上敲了几下,便推门进去。房间里坐着一位优雅干练的中年女子,身上一袭深灰色西装配宽管长裤,白色的衬衣高领上结了一条孔雀蓝的短丝巾,披肩的乌黑秀发,棱角分明,带有一股日本歌手中岛美雪的神采。她请他坐下,桌子上放了一个木刻的名字牌,原来她是主管电视制作的主任导师。之后的半个小时都是环绕着一些可预期的问题让他解答。最后她跟他介绍了学院里独有的设备齐全的电视制作模拟室,便告诉他到隔壁的402号房间。临走前给他一个温馨的微笑。
叩开第二道门,又是一位女子,但这位比较年长,及肩的头发烫了一个个小卷,架上一副金丝眼镜,深蓝色的中式连衣裙配一件夹了银丝的绸缎上衣。她是主管公共关系的系主任,在交流中他感到对方渴切多一些男生能够主修公共关系的想法。如其说是面试,更像他请教老师公共关系具体是学什么的。他也借了机会印证了刚刚在等候室里遇到的那个自来熟女孩的观点,公共关系确实是女生比较喜欢选择的方向。
403号房里是一位现职的资深记者,他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他的报道,咬字清晰,也拥有一副忠厚老实的面相,非常适合当新闻报道员。传理系的导师都是实干型,不光是纸上谈兵。新闻系也是浸会学院的招牌学科,诗君鼓足力气希望能够把自己的谈吐迅即变成采访记者的样子。他已经来不及担心便结束了半个小时的面试。
最后的一扇门404号让他迟疑了一会儿。他懂得里面应该是负责替祖师爷把关的关键人物,也是他启程与否的重要因素。进去后,面前的电影制作导师束着羊羔胡子,松乱枯干的长发扎起在头顶上,活像一个金庸小说里的浪荡侠客。他请诗君跟他说一个故事,诗君知道这里面暗藏玄机,从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等等都必须要一一细腻描绘,而且结局必须在不经意之中的平淡间透露出深层含义,就像喝完一碗浓苦的广东凉茶后口腔内留下的淡淡甘甜。这一切他都在顷刻之间脑海中快速地组织起来。故事开始了也结束了。
再一次站在蓝天白云之下白榆树旁的诗君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传理系现届录取生。他依然斜背着一个浅棕色的皮袋子,是他姐姐买回来后放在一旁被遗弃的,他捡起这个有点吉卜賽风格的中性包包,觉得极配他今天穿的一条浅褐色多袋denim棉质裤,深褐色圆领薄毛衣,脚蹬深咖啡色Bally高护脚跟软皮短靴。今天他是来第一天报到上为期两周的orientation课程。他没有把这消息告诉任何人,包括他的母亲与Nancy。
走进了传理系教学楼,按通知上找到指定的教室,里面坐了大概五十多个学生,男生确实是寥寥可数,但气氛活跃充满朝气,跟面试时候的氛围不一样。他感到他应该属于这里,但却又无法安心。
到了依主修意愿分组的时候,他再一次见到了那位面试他的“武林高手”,还是那种形象。
“主修电影制作的同学跟我来!”导师挥一挥手。
诗君和两个同学随着导师走到隔壁的一个教室,四个人拉起椅子围坐一起。导师让他们自我介绍认识一下。当中唯一一位女同学先开始说:
“我叫许朗养,在离岛跟着外婆长大,喜欢在晴朗天空下耕作,不依靠麻烦别人,父母离婚了,名字是我自己起的。”
对于这段开场白,诗君顿感意外。然后是这位个子矮小扎了一条马尾发型皮肤黝黑的邻家女孩面无表情地讲了一段她不愉快的童年回忆。
另外一个男同学看上去比诗君成熟许多,原来他已经有过拍实验电影的经验,考了几年才终于被录取的。他也诉说了他的经历与一些诗君听不懂的技术话语。
比起两个同学,诗君觉得自己是那么平凡。他活过的人生根本平淡得不值一提,他的童年太正常地幸福了,他的学习太循规蹈矩了,他模糊的初恋还没有到刻骨铭心的地步……。
而面前的这位侠客却提醒他们电影制作在这个弹丸之地的香港实际是怎样被现实击倒的。当电影导演之前需要经历的路程比诗君想象的遥远,拍摄、灯光、音响技术活、场务、选角、找临时演员等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参与编剧,更难熬到当一名实验电影导演。
初出茅庐的他被面前的现实打击得一塌糊涂。之后的日子他主动跟中学的神父老师同学谈到他的抉择,而同时理工学院也寄来了入学通知书。他最后跟母亲透露了实情,就如他估计一样母亲没有反对,但他想想长期在海外工作的父亲和还在念书的弟妹们,他知道这场南柯一梦也应该苏醒过来了。在结束两周的orientation课程以后,他向浸会学院提出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