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9的开篇,有点敷衍,毕竟这是压时间线熬夜完成的作业。
既然定了计划,就尽量执行吧,给自己加点压,试试
浅谈对瑞吉欧教育的理解
首先,我觉得瑞吉欧教育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理念,而非模式或体系,就像加德纳教授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前言中提到:“不管一个教育模式或体系如何理想,它总是立足在当地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把瑞吉欧的戴安娜学校搬到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也没有人可以把杜威的新英格兰学校搬到瑞吉欧·艾米丽娅这个地区……”
瑞吉欧教育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某一种理论派别的附属物,而是开放的时代下广纳多种营养之后的一种创造。它既受到欧美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如杜威“教育既生活,学校既社会”,“在做中学“的观点和原则,也受到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在建构主义理论方面的影响,更是结合了意大利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和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孕育了瑞吉欧教育体系。
瑞吉欧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是发现及创造生活内涵的主体;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4.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5.在各种关系中,师生关系最为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6.儿童拥有一百种语言的(符号性)表达方式,包括语言、动作、绘画、建筑、雕塑、皮影戏、拼贴画、话剧、音乐、积木黏土、金属丝等。
从瑞吉欧的儿童观可以看出:
第一,以儿童为中心,把儿童自身和儿童的体验放在第一位,相信儿童的能力,给儿童以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一点上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也给予儿童足够的自信和发展空间。
第二,把儿童的学习处理成一种互动的,社会建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教授。给了儿童足够的主动空间,不仅对学习过程和内容有所保证,更是对儿童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第三,强调师生关系,把儿童学习与发展同师生关系联系起来,更深的发掘了儿童心理对学习的影响。
第四,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从多元智能角度对儿童能力的一种肯定。
瑞吉欧没有明确表述的课程目标和明确规定的课程内容,可恰恰是这种“不明确”,造就了瑞吉欧教育“因材施教”的先进性,让孩子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具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对象征语言更感兴趣、更能反省自己、更渴望友谊。
不明确不代表不作为,瑞吉欧的课程与教学主要是以“项目工作”或“项目活动”的方式展开,可以说“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这种课程组织形式,是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像研究人员一样,围绕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整个过程中,儿童是主体,教师给与帮助、引导和支持。瑞吉欧的教师从不试图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他们非常强调幼儿自己的主动探索和自我表达。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试探性的提问或商谈式的建议,来引发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这就更有利于孩子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
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对某一个主题进行的深入研究,这种深入研究突出地体现在活动中幼儿对同一现象、概念多角度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其在多种水平上不断提升的重复认识。这种极具迁移性的倾向和能力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印象深刻的是“人群”的例子,教师带领儿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不同表现形式,对人群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不同层面上不断提升。
同时,家长的积极参与,更好的实现了对儿童多方面关系的维护,家长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的工作和管理,能够更好的处理儿童身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瑞吉欧教育模式或者叫教育体系,是我认为最理想的一种儿童教育模式,在我看来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只能取其精髓,不能复制。它的先进和理想也正是因为它博取众长,不偏信一种观点,因其本身就是一个有着个性化的体系,只有在瑞吉欧艾米利亚,他才是纯粹的瑞吉欧教育,而其他地方只能取其理念,然后根据自己社会、环境、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设计。
最后我想说,在我们现有的环境下,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引领儿童,即使我们不能像瑞吉欧一样优秀,我们也会使我们的孩子感到更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