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小时候,语文课最害怕的就是课文后面的作业里有“全文背诵”四个字。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作者的一些思想感情并不能很好的领会。虽然有些文章读起来很美,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但是全文背诵起来还是很痛苦。直到慢慢长大,真正在月光下看过荷塘,才能体会一点点朱老的感情,才越来越觉得朱老文笔的优美以及对文字运用之娴熟。
时至今日,仍旧感谢“全文背诵”的那段学习时光,不然,指望自己自觉去背诵一篇文章,还是要花费不少功夫的。况且,年龄越大,记忆力和精力也大不如前。
年轻地时候,最爱看言情、武侠,科幻、恐怖是一点不沾边。
看言情最羡慕书中男女主人公的缠绵悱恻,爱则惊天动地海枯石烂地裂天崩,分则非死即伤阴阳两隔永生永世不再相见。深受琼瑶阿姨爱情至上的观念影响,让我在爱情中作天作地吃了很多苦头。
看武侠则羡慕男主人公的潇洒自由武功高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更羡慕对女主人公的用情专一忠贞不二。希望自己某天被一个大师瞄上,说我是练武奇才,然后带至深山苦练三年,大功告成后行走江湖留下传说。再或者憧憬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终有一天他会踏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故事读多了,情绪随主人公起伏不定,思维越来越感性,特别容易感情用事。近年来愈发觉得自己这种思维方式的坏处,虽然真诚热情但是容易跟感觉走,除缺乏理智之外也缺乏逻辑性,实在容易误事。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缺陷,有意识地去读科普读物和名人传记,有意识地接触一些“干货”文章,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
对于以前那种纯粹为看故事而读书的做法,很是汗颜。为了追求读书的快感,我从来不去深思为什么作者要设置这个人物,通过这个人物的经历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一本书,我看完一遍就算读过了,不愿意再去读第二遍。比如前段时间买的亦舒全套,我如饥似渴地用两天的时间通读了一遍,然后就搁置起来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再拿起其中的某一本再去读第二遍,没有追求细节,没有构建框架体系,更没有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反思与深究,也没有联系实际,更别提把我头脑中的场景画出来。想到这,觉得真是糟蹋了一本好书,如牛饮茶,个中滋味竟没有品尝出其中的十分之一来。
现在看过龙女的读书总结以后,知道了:看故事,要善于总结故事中人物的经历。跟着别人体验了一遭人生,他走过的坑你就不要再掉了,他走过的弯路你就不要再走了,要善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枉别人磕磕跘跘走了一路。看干货,要记更要运用。别人传授“秘笈”,“大招”还得自己练。切记:实践出真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