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在夜晚,独自弹奏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最喜欢的还是开头的那几串音符,当指尖触及琴键,留下那淡淡的音色的时候,正是弹琴时最享受的时候。
肖邦的夜曲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哪怕你将曲子练过无数遍,你依然猜不透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他所留下的,就是那种让人感染颇深的意境。都说肖邦是音乐诗人,或许诗人就是这样,他的心里明明有着那么一个故事,但是他总是留下那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意象,让你去猜,他经历了什么,他当时又在想什么。浪漫主义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
而当影片男主Wladyslaw Szpilman在电影开头演奏这首夜曲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沉着和淡定。于是不禁会开始想:他是演奏过太多遍曲子没有感觉看吗?抑或他也是在揣测,在一百多年前的波兰,那位背井离乡的音乐诗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的所思所想而想入非非?
不得不承认,在看完这部电影前半段,总少不了写压抑感,甚至是愤懑。毕竟这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战争,而是永远会伴随着其他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东西。
而这部电影的亮点之处:其中之一是在于它本身由真实事件改编,在表现手法上又非常的真实。不过我想,真正的战争或许也要比电影中呈现的要残酷一百倍。
看完这部电影,也许很多人会说人性的两面性。事实上,所谓的纳粹,包括其他的任何组织,本身就不是纯粹的一个概念。
所谓一个人的善与恶,与他是纳粹与否,与他是什么组织无关。真正与之有关的,是来源于他所受的教育,内心的道德与境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在读中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课文之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个无知的少年,如此纯粹的内心,与之伴随的是战争的渴望以及为纳粹献身的热情。也许,作为纳粹的领袖,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这些无知又渴望献身的人们,那些孩子,那些不明白恶为何物的战争机器。而像德国军官韦恩那一类人,明白战争背后的意义,明白生命和善良的可贵的人,才会真正尊重芸芸众生之中那微不足道却可贵的光辉。
要发动一个像纳粹的组织究竟是怎样的?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浪潮》讲述了即便是在如今的民主化德国,要想培养出一个像纳粹一样的组织,依然可能性很大。“浪潮”组织由一个老师和众多学生组成。而那些观念并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则成了专制主义的执行者。就像《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一样,没文化才是最可怕的。
P.S. :电影《浪潮》的简介
其实《钢琴家》这部电影反映的东西有很多:男主的善良与坚强,以及对生的渴望,人们的坚守与背叛,还有敌人的残忍与德国军官对艺术和生命的尊重的强烈对比……
我想,最感人的莫过于在寒冷的冬天,波兰人和德国人相互对视。在一番跨越国籍的对话后,废墟中响起了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
以前看《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人们总会说音乐不分国界。我想:这在影片中的表现就是,即便在动荡的年代,总有那么些人依然保留着对艺术的向往,还有对善和文明的坚守。也许,音乐的跨国界的意义就在于此,就像肖邦的曲子,蕴含了钢琴家和德国军官两人同样的家国情怀与对和平的向往。
我常在想,多希望没有战争,没有离别和痛苦。不过倘若真只有幸福,这世上也是会有莫扎特,而没有肖邦,没有同一镜头下的钢琴家和德国军官了,也没有废墟中的肖邦叙事曲了。
那样的琴声,那样的肖邦,也许在这时代,注定成为遥远凄美的远景,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