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D016《精力管理》08/03

读书打卡D016《精力管理》08/03

读书:《精力管理》 第五章思维管理

笔记:

1、思维管理的基础是体能和情感

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基层是体能,接下来往上是情感,再往上是思维,最后顶层是意志;

思维管理与体能、情感管理的共同点

1)需要平衡消耗和再生

2)间歇性变换,即使用与休息交叉进行

2、思维训练的构成要素

首先是,正向的思考

包括乐观的态度、积极地想法。

例子:拳击冠军曼奇尼发现一个消极想法足以把自己打倒;

正向思考与业绩的关系,调查发现保险公司销售员在填写问卷时,乐观程度高的人的业绩会高于悲观的;

分析,正向思考造就了销售员坚韧不拔的品行,更积极面对困难。

其次是,放松中思考

传统观点认为,应该人应该一直做工作、一直思考工作,休息就是偷懒,勤奋刻苦才是值得表扬;

而实际上思考会耗费大量精力,大脑重量只有人体的2%,却消耗了25%的氧气供给。

对策就是间歇性休息;

另外就是寻找可以激发灵感的场合,比如慢跑、冥想、做梦、听音乐。

这里面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什么场合你会获得最佳的灵感?最普遍的答案是沐浴的时候、躺床休息、散步、听音乐,但是几乎没人声称自己在工作中会获得最佳灵感。

再者是保持精力恢复

左脑和右脑分工不同,一个侧重逻辑与语言,一个侧重情感和想象;所以可以不时切换左右大脑,用不同维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恢复精力,还会激发灵感,并且完成创造。

3、思维遇到阻碍怎么办,比如思维固化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精疲力竭、想不出好办法、找不到出路,而且团队关系紧张等时候,已然陷入思维僵化的局面。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找到突围的方法呢?

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冒险的策略,比如在办公室设立瑜伽或者冥想室,办公室的某个角落添加兵乓球桌等。

其实主要方法还是要巧干,除了工作,还要注重休息,采取多任务切换,尝试新鲜事物,给自己新的灵感和启发。

4、做个乐观主义者,但是要根植于现实

乐观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不用解释大家也能想象的出来,但是这里面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要乐观,同时要扎根于现实,毕竟太多的人走的是盲目乐观的路线,过于理想化。

那么什么事乐观主义者呢?

科学家指出,既可以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拥有积极的心态,又可以像悲观主义者那样清醒地直面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实的乐观主义者,更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心态积极。

可是我们也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容易陷入悲观主义者,因为习得性无助、或者因为屡次遇到不好的事情、或者周围环境压抑。

那么我又该如何破解呢?

这里给出了一个套路,那就是“觉察——提问”的模式。

1)首先跳出原有的思考框架,像一个旁观者来观察这个问题,对事物进行的新的评判与分析;

2)其次是改变自己提问的方式,换一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不同角度的问题来引导自己思考。

当然这里面再补充一个角度,即第三方。这是一个不同于参与者、旁观者的角色。

其实这些方法主要是让我们更换看待问题的角度,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发现更多的可能。

4、重塑大脑

人的大脑也是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不用就会慢慢退化萎缩,表现为迟钝

记忆力下降,积极开发就会变得更发达与聪明。

如何重塑大脑,做大脑的肌肉训练呢?

第一个方法:

做冥想、正念、坐享;

第二个方法:

多运动,提高认知能力;

第三个方法:

进行思维训练,比如学习一项技能或者一门语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部分 如何做到全情投入 第一章 什么是精力及如何管理精力 1 . 大多数人仅仅希望竭尽所能,而当生活的要求超出...
    lutianfei阅读 6,192评论 1 13
  • 辟谷感受 感受自己的身体,烦恼都是自找的,你可以见到的都只是世间的凡人,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自己的使命。 你的心把自...
    澄明静寂阅读 2,773评论 0 0
  • 文/图||凤儿有约 那年我刚走出校门,入职一家企业,被分配到检验车间,负责产品质量关的最后一道工序——抽样化验。这...
    凤儿有约阅读 4,862评论 5 7
  • 一只耳东陈阅读 1,598评论 0 0
  • 清晨 走出那道楼门 ...
    圈圈圈圆阅读 1,567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