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心原创 文责自负
《鸡》
已肺衰竭几年的老赵,干不动活了,回到了小山村里。
这里有他攥着从小煤窑拿回的钱,听村里二妮结婚的唢呐声流泪的记忆。
单身了一辈子,不喜喝酒打牌,如今更觉孤独难过。
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他只能用残汤剩饭在笼里养了几只鸡,聊以度此残生。
听闻山外的养鸡场主宝宝能免费为鸡检疫,大门上挂的,“精准扶贫先进单位”的牌匾,让他安心,老赵便常带鸡去。
每次宝宝都检查得十分仔细,给小鸡拍照、录视频、称重量、记特征,甚至留存各阶段不同部位的羽毛。
老赵看着忙碌的宝宝,心里暖烘烘的。
在老赵的精心照料下,小鸡渐渐长大,尤其是那只芦花鸡和九斤黄,愈发喜人。
宝宝称赞这两只鸡是“鸡中珍品”,老赵乐得走路都哼起了豫剧。
鸡终于养大了,老赵带它们来检疫,却再也带不走了。
宝宝声称这些鸡都是他的。
老赵急红了眼,气得要拼命。可一个年迈体衰的病人,再怎么愤怒,在年轻力壮、财大气粗的宝宝面前,都不过是个笑话。
宝宝嘲弄的笑望着他,不慌不忙的掏出手机报警。
警灯在牌匾下闪烁,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全国多少养鸡老板和专家,都养不出几只这样的鸡,这老头怕是穷疯了来碰瓷!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人家这么大的企业,能缺他几只鸡?”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老赵被众人指责。
宝宝暗自得意,面上却诚恳:“咱不是不讲理的人。你要是能拿出小鸡的购买凭证、饲料购买证明,还有这几只鸡从小到大各阶段的照片、视频、体重记录、羽毛特征,这鸡就是你的。你有吗?我就知道,碰瓷讹人的,哪会有这些东西。”
老赵瞪大了眼,说不出话来。
几千年来,咱山里人养鸡,谁会留这些东西?
他只能一遍遍地争辩:“这鸡就是我的……”
宝宝更来劲了,拿出一部分给老赵鸡做的检查记录:“这就是证据,证明鸡是我的。要是打官司,我还有更多证据。凡事都要讲证据。老头,看你年纪大,我不计较。你要是再诬赖人,咱们就法院见!”
看着周围人群鄙视的目光,听着他们的哄笑声,警车离去扬起的灰尘中,老赵流下了眼泪。
回望鸡场,泪目中只看见四个字,“精准,先进”。
但他分明听到了,风中飘来一丝微弱的声音:这宝宝,也曾坑过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