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从不是一个好学生。
成绩掉下来了,快到不及格边缘了,就发奋一段时间,往往仗着年轻记忆好,能再次栖身中上游。上了大学,不求上进的我更是及格万岁。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脑袋不怎么灵光的家伙,大学毕业了还要被催促着继续考研。
不是没认真,不是没努力,可是两次考研都折在英语上,第一次差3分,第二次差10分过线!以至于后来看到大篇大段的英文都渗得慌。
工作后,文凭不是特别重要却也显得重要了,尤其是身处一个都是精英海归的环境中。于是决定考个在职研究生!父母当然是欣喜不已,全力支持。
可是,在职研究生也不是蒙一蒙就能考过的呀!现在我已经考完四门院内考试了,等着全国统考的最后一门社会学综合过了就万事大吉了!去年,我当了只成功的瞎猫碰巧把统考英语考过了。希望半个月后,我还能再瞎猫一次。
原来听别人讲,工作以后再坚持进修很不容易,因为工作会牵扯很大一部分精力。我还嗤之以鼻,只要努力,没有过不了的考试!现在回想起来,真真是被这句话打脸了。不只是工作啊,长大了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在别的事情上。今天电视剧真好看,明天再复习;今天朋友聚会,明天再看书;今天工作太累了,回来只想睡觉。好不容易今天有时间可以好好看看书了,翻开书只觉着在看天书,什么文化相对主义,什么"镜中我",乱七八糟翻两眼就想起该洗衣服去了、该喂猫去了、该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去了。。。
都说这是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看微博、看公众号、看视频、看段子,平均花费1-3分钟的时间,看完立刻切换下一篇,还觉得注意力很集中。可是就我自己而言,不知已经多久没有翻过大部头的纸质书了。怀念当年看《在路上》、《三体》的我,怀念当时看起《平凡的世界》能一口气看到后半夜全看完的投入。那时候我还用着诺基亚的按键手机,上不了QQ,微信也还没出来,电视剧都是抗日题材,正因如此才翻了很多有意思的没意思的书。而现在,我需要用手机下载app,设定25分钟的番茄钟,强迫自己不去碰手机,拔掉电视插座,藏起ipad,才有可能踏下心来啃一啃那些生涩的社会学词汇。
长辈们经常教导我,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原来听不懂,不过现在明白也不算晚。二十几岁的年龄,除了工作赚钱找对象,最重要的就是继续学习。用社会学的词汇来表示就是继续社会化。
今天请假学了一天,还算很有成就感的。有些词汇在看了教科书以后理解得很快,还能把生活中的例子套进去加深理解。
不过这15天还是"任重道远",毕竟这是综合考试,综合四门社会学单科的内容,天知道会考到哪个名词解释。但愿我能顶着这颗不太灵光的脑袋通过考试。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