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古拉斯·卡尔
美国作家,其著作主要是关于科技、商业以及文化方面。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及哈佛大学。《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
著作:
1.《数字化企业》Digital Enterprise : How to Reshape Your Business for a Connected World (2001)
2.《IT不再重要》Does IT Matter? (2004)
3.《大转变》The Big Switch: Rewiring the World, from Edison to Google (2008, W. W. Norton)
4.《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2010, W. W. Norton)
在很久以前就读完了这本书,作者并不是科技悲观主义者,我觉得他一直用理性的态度去思考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读完很久都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讲述作者的观点,好在今天看到了《时间线》杂志与作者的采访稿,我就从里面抽取一些我认为对《玻璃笼子》的读者有帮助的内容。我想这些内容可以概括本书的内容。
【时间线君注】自从《浅薄》(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Our Brains)一书在中国出版之后,尼古拉斯·卡尔(Nicolas Carr)“科技悲观主义者”的形象就开始在深入人心了。他认为,人类大脑会因互联网技术无处不在失去思考能力。
尽管人们对他的观点颇有争议,但这不影响他进一步思考人类与科技目前令人“悲观”的关系。前不久,他带着再版的《浅薄》和新书《玻璃笼子》(The Glass Cage)来到了中国,接受了《时间线》杂志的专访。(Q=《时间线》杂志,A=尼古拉斯·卡尔)。
Q:自《浅薄》首次在中国出版已经过去五年,这五年时间里您又有哪些新的思考?例如移动互联网。
A:是的,如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可能人们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和睡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看手机。所以,人们越来越严重地被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所淹没,越来越难以集中精力。
Q:在中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几乎都离不开这样一款移动应用:微信(WeChat)。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即在多少天内彻底不使用手机。实验期间,他会觉得“哇,生活好清静,我的大脑好像又开始重新思考了”。但问题在于,这只是一种实验状态,现实则是完全不同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A: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如Facebook。这不是人们是否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是现在几乎整个社会生活都是在围绕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像微信这样的应用在运转。想要完全脱离这种生活是不可能的,而是应该看看如何选择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科技产品。你提到的这个实验很重要。人们在一开始完全不使用手机或者移动互联网时,会感到恐慌,觉得自己完全不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时间一长,你就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也会发现,原来因此而错过的东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反而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其他乐趣。我觉得这个实验非常有必要,它在提醒我们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关闭”自己的科技产品。
Q: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开启”与“关闭”的度呢?
A:由于信息越来越数据化,我们几乎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完成任何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用这些工具去做所有事情。因为你会因此而变得懒惰,也会失去亲身经历某种体验或者享受某些乐趣的能力。我想说的是,人们应该自己学会辨别:哪些科技产品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到底有什么用处?到底可以怎样帮助我们?而不只是一味地加以使用。
Q: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当中,人类应当为主宰、科技为工具。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在同不的阶段都在使用不同的工具,从石器时代的工具到结绳记事,再到后来的文字和书写……正是由于这些工具影响了人类,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才会有如今的我们。同理,现在我们有互联网、有机器人、有无人驾驶、有VR等等越来越多的工具,它们必然也会影响人类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甚至文化、价值观,也必然会共同塑造一个人类的未来。如果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经之途,我们怎么判定这些技术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
A:我的新书《玻璃笼子》讨论到了这个问题——哪些工具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众所周知,人类非常擅长使用工具。好的工具会开启很多可能性,让我们见识到更宽广的世界,也可以激励我们发挥更多的才华、去掌握更多技能。因此对于人类而言,在使用工具方面的挑战就是学会辨别什么是好工具、什么是坏工具。所以,有助于我们能力提升的工具才是最好的工具。当我们在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的时候,后者起到的作用更多地不是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而是让人类更加依赖于它们——你可能会什么都不自己去做,而科技产品说包办一切——这实际上限制了我们人类本身能力的提升。例如地图,地图会告诉你这么走、那么走,表面上看是在帮助人、很方便,但实际上却是限制了人对于方位的感知能力。而纸质地图则会让人去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有趣的是,你可能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具有这种探知方位、辩认路径的能力。
由于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产品为自己代劳,从而会丧失越来越多发挥潜力、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这些科技产品们的屏幕包围了我们,世界变成了一个玻璃笼子。
Q:但工具的作用就是要把人类的双手解放出来,然后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对此您怎么看?
A:人们最好是能像你说的那样去使用工具。但我仍然认为,如果人类想要通过使用工具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首先要掌握某些特定的技能。但我们现在使用科技产品和获取信息所节省下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被用来做有价值的事,而是去看电视、聊天等等。
好的工具应该去激发人类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而非替人类“代劳”一切事务。基于此,我觉得人们在使用科技产品时掉进了一个陷阱。例如,学生使用计算器。如果你在先学过基本的数学概念,然后再使用计算器就可以节省时间;但如果你在使用之前对数学一无所知,那么使用计算器也不会有任何提高。
当然,这不能怪计算器——这是它的工作。
Q:人类虽然受限于“玻璃笼子”,并因此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能力减弱了,但另一方面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能力却增强了。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我认为,人类在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中受益良多,如与远在天边的人保持联系。正因为人类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性物种,所以才发明了那么多社交工具。但问题是,这些社交工具很容易占据你所有的时间,哪怕你正在跟朋友、家人谈话时也不例外。
我并不是说Facebook不好、微信不好、VR不好,而是说,我们太容易沉迷于这些,从而失去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能力。毕竟,人类还是一种物理存在的生命体,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里。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与仅仅通屏幕去认识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Q:您如何看待可穿戴设备对于人类的影响?例如现在我们Oculus rift这样的VR设备,未来还会有更多。它们所具有的传感器可以令人类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世界中,同时也能拥有逼真的感受,这样的话人类还有必要与现实世界交互吗?
A:事实上,我不认为VR设备会成为主流, Google glass并没有成功,Apple Watch也卖得不好。人们看不到AppleWatch有什么大用处,Oculus Rift也是同样。我觉得,VR设备肯定会在娱乐、电影或者市场营销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人们可能不会在这上面花很多的时间,特别是还要在脸上戴个面具。这类可穿戴设备不会像iPhone那样成为畅销的大众级消费产品,而是会应用在特定的领域。
Q:实际上,可穿戴设备可以被看做是人体的一个外设。还有一种将人体与机器结合起来的方式,即赛博格(Cyborg),很多科幻作品对此都有所描述。你觉得未来这种人与机器结合的方式会很常见吗?
A:我觉得这种结合已经实现了,例如给残疾人装上假肢等,一个健康的人想要增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例如想要一双格外强有力的手。问题是,人类将会在多大程度上使自己与机器结合。有些人可能会走得特别远,但假如健康的人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武装”自己,我会觉得很紧张。也许这个话题会成为我下一本书的主题。
Q:您的一系列书都是在反思或者批判新兴科技产品对于人类及社会的影响,有人据此认为您是一个“科技悲观主义者”,您觉得自己是吗?您怎么看待“科技乐观主义者”?
A:是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比大多数人都要悲观得多。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脑,也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有价值的东西。但同时我也看到,当我们赋予科技公司越来越强大的力量,我们的生活空间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狭小,这就是我保持悲观的原因。
当然,“科技乐观主义者”肯定是错的!哈哈!
对于我而言,乐观的危险在于,盲目自信所有事情都会变得更好,而不会去思考它们现在被设计成这样是否正确。如果人类真的可以拥有所有的科技产品,那么就必须要保持对其的思辨能力,不断质疑、不断追问——“这样真的能够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吗?”目的就是要确保它们可以满足人类未来的需要。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在乐观的同时保持冷静的思考。
书里大部分都是例子(例子中有作者的思路),而作者的主要思想都在这次采访稿中记了下来。读完书,看看这读后感,你就知道作者究竟是怎样想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