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钱穆说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加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本立而道生,虽若自然当有之事.亦资于人之能诱发而促进之,又贵于人之能护养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非谓有此心即可备此道。

为仁之本:仁者,人群相处之大道。孝弟乃仁之本,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犹未之生于根。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待于心则谓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格遵言,有指德言。内修于已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或本无为字。或说以为仁连读,训为行仁,今不从。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欲识仁字意义,当通以《论语》全书而细参之。今试用举其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南师说

有子说,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

因此,大家要知道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说这个是“人”的本。

读后感

孝悌,恭顺也。“恭”是把腰弯下来,去除我慢,低下你高贵的头颅,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事物,首先要对天地低头;“顺”,找到和别人的共同点很重要,任何一件事物都有自己该有的位置,即“礼”,要与人们和谐相处。孝悌是今后无限发展的基础。

“仁”是果仁的仁,是种子,最有生命力的东西。

孝的本质是放下自己为对方考虑,不要让父母担心和难受,是有大胸怀成大器之人,把自己的利益放下以及分享给他人,目中有人,别人眼里才会有你。

在父母给自己足够自由的学习时间支配时,要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分清主次,把事情做好,争取让自己更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郭寬潤阅读 1,081评论 0 0
  • 来自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 學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
    常修阅读 626评论 0 0
  • 有个晚上 我很认真的想了个问题 什么叫谈恋爱? 特别俗套,但是我用我二次元脑袋想了一个画面,觉得很深刻:两个特别渴...
    懵逼少女Air阅读 369评论 1 1
  • 对于刚谈恋爱的人的说,这种想见却不能见是最痛苦的!在一个城市,却不在一个区,每天最温暖的事就是各自下班后拿出手机聊...
    吴不二姑娘阅读 350评论 0 1
  • 我大学毕业两个月了,广告专业,普通三本学校,因为大四下半学期可以不回学校我在家里已经实习半年了,六个月的时间,到今...
    高飞的Dream阅读 962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