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理论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
(1)商品价格 (2)收入 (3)相关商品价格 (4)消费者偏好 (5)价格预期
其中:
1、消费者收入与商品的需求量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取决于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高档商品——正相关;低档商品——负相关。
2、相关商品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可能正相关或负相关。
(1)手电筒与电池、汽车与汽油、打印机与墨油
(2)洗衣粉与肥皂、大米与面粉、苹果与梨、猪肉与牛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3)一种商品与其他相关相关商品的关系:
互补关系(complements):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反向变动;
替代关系(substitutes):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同向变动。
3、消费者对改商品的偏好程度与商品的需求量正相关
4、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正相关。——“买涨不买跌”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化,我们一般仅考虑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她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定理: P ↑, Q ↓; P ↓, Q ↑
需求定理的例外:
1.、炫耀性物品 Conspicuous goods:这类商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因此,此类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如:黄金、钻石、LV包、名牌手表、奔驰、宝马等等
2、吉芬物品Giffen's Goods(1845年):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某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3、投机商品:在价格大变动时由价格预期引起的高价多买,低价少买。
4、特殊商品,如:墓地、骨灰盒。是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
供给理论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
(1)商品价格 (2)生产成本 (3)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因素商品的价格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供给定理:P ↑, Q ↑; P↓, Q ↓
供给定理的例外:
1、
2、无法再生产的商品,如:古董、字画等。
3、我国的储蓄与利率
均衡价格理论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时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的形成
当供求不平衡时,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价格 > 均衡价格 → 供给大于需求 → 产品积压、降价销售 → 价格下降 →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 市场趋向均衡
价格 < 均衡价格 → 需求大于供给 → 产品畅销、提价销售 → 价格上升 →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 市场趋向均衡
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因素)和需求曲线的移动(非价格因素)
2、供给量的变动(价格因素)和供给曲线的移动(非价格因素)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求定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价格管制
限制价格( Price ceiling )与支持价格( Price floor )
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一行业和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主要针对生活必需品或在战争、自然灾祸等特殊时期使用。
支持价格(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和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弹性理论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弹性:
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一般的表达式: E =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E = ΔY / ΔX· X / Y or E = dY / dX ` X / Y ( ΔX → 0 )
前者称为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表示商品的需求曲线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反应程度。
后者称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表示在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
例:若需求函数 Q = BP^(-a) ,则点弹性Ed = -a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几何意义):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弹性值是不相等的;水平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弹性值是∞;垂直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弹性值是0。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几何意义):
例:若需求函数 Q = A / P ( A > 0 ) ,则点弹性Ed = -1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例:
1、若某家电弹性为2,P=500时,Q=100,若P下降10%,ΔTR(收益变化)=?
若面粉弹性为0.5,P=2时,Q=100,若P下降10%,ΔTR(收益变化)=?
当弹性大于 1 时,对于厂商降价有利;当弹性小于 1 时,对于厂商提价有利。
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销售可使厂商总收益提高,提价销售则会使厂商总收益减少。这种商品适宜于“薄利多销”。
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销售可使厂商总收益减少,提价销售则会使厂商总收益提高。这种商品不适宜于“薄利多销”,而应提价销售。
单一弹性的商品,无论降价销售还是提价销售,厂商总利益都不会改变。
2、为什么“谷贱伤农”?
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注意: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到底有多大,是由上述这些因素综合决定的,不能只考虑其中的一种因素。而且,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也因时期、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地区而不同。)
供给的价格弹性: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几何意义):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考察时间的长短(+);生产成本(+、-);生产周期的长短(-)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其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即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两种弹性的总结: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以弹性表示是: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蛛网理论
基本假定:
1、商品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出产品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不变;
2、商品的本期产量 Qt^s 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 Pt-1,即供给函数为 Qt^s = f( Pt-1 );
3、商品本期的需求量 Qt^d 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Pt,即需求函数为 Qt^d = f( Pt )。
收敛型蛛网:Es < Ed,供给曲线陡,需求曲线平,即:
发散型蛛网:Es > Ed,供给曲线平,需求曲线陡,即:
封闭型(循环型)蛛网:Es = Ed,即:
例:1972 年美国由于暴风雨和恶劣的气候,土豆产量大幅度下降,土豆价格上涨。随着土豆价格的上涨,农场主便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使土豆产量在 1974 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结果,导致土豆价格又急剧下降。以缅因州土豆为例,0.4536 千克土豆的价格由 1974 年 5 月的 13 美分降为 1975 年 3 月的 2 美分,该价格比平均生产成本还低。
讨论——黄金和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
1944 年 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 44 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 年为 6.8%,1960—1965 年为 7.9%,1965—1970 年为 11%;世界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1948—1976 年为 7.7%,而战前的 1913—1938 年,平均每年只增长 0.7%。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二是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但是进入 60 年代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减弱。1950 年以后,除个别年度略有顺差外,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至 1971 年,仅上半年逆差就高达 83 亿美元。随着国际收支逆差的逐步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也日益减少。1949 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 246 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 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此后,逐年减少,至 1971 年 8 月,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下 102 亿美元。美元大量流出美国,导致“美元过剩”,1973 年底,游荡在各国金融市场上的“欧洲美元”就达 1000 多亿。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前提的消失,也就暴露了其致命弱点,即“特里芬难题”。体系本身发生了动摇,美元国际信用严重下降,各国争先向美国挤兑黄金,而美国的黄金储备已难于应付,为此,美国于 1971 年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
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 451.799 吨,同比增长 5.52%,连续 8 年位居世界第一。而排名第二的俄罗斯 2014 年黄金产量仅为 272 吨,差距显著。2015 年我国黄金产量 450.053 吨,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连续 9 年成为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
西方国家央行以前一直是黄金的净卖家,每年出售多达 400 吨至 500 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从黄金转向多元化投资。但是这一趋势自 2009 年下半年开始有所改变,西方市场央行几乎都停止出售黄金,而新兴市场央行则加快了增加黄金储备的步伐。从 2010-2015 年,全球各国央行购买黄金量分别为:77 吨、430 吨、535 吨、368.6 吨、477.2 吨、933.6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