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项目?先看看官方定义。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经过多年改进,项目的定义很精炼的,关键看下解读,其包含了目标、特征。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何为独特性,直接跳到最后,即便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由相同或不同的团队来建设,但每个建筑项目仍具备独特性。这话就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的废话。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都不能完全一样,都是独特的。关键是这句话:开展项目是为了通过可交付成果达成目标,这句话最最核心又是目标二字,很多项目经理在做项目的时候,往往忽视目标的重要性,目标不清晰就开始做。其实这样也算正常,边干边想要实现成什么样,但也没有去逐渐清晰目标的意识。目标指的是:工作所指向的结果,结果可以是战略地位,达到的目的,取得的成果,生产的产品,准备提供的服务。可交付成果指的是:在某一过程、阶段或项目完成时,必须产出的任何独特并可核实的产品、成果或服务能力。可交付成果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临时性工作。项目的“临时性”是指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我理解PMP是作为乙方视角,做甲方交付型项目,或者说更适合这种项目管理,交付型项目有明确的截止时间。而现在很多项目是运营类项目,比如:达成DAU3000万,今年干不成明天年继续;去年会员1000万收入,今年1亿;一个大产品发版管理,其中涉及7、8条产品线,十几个产品,统筹发版计划。这些项目基本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做这种项目的同学往往觉得缺乏成就感,因为整个过程只是重复性工作。因为整个过程有运营人员提需求,产品根据需求设计产品方案,研发人员实现,项目经理在里面可以做到最好的就是制定研发流程、评审机制、跟进执行、制定奖惩措施及考核标准,规则制定好后那就是组织会议、记录、跟进、复盘等等,保证版本迭代效率。
项目驱动组织进行变更。项目旨在推动组织从一个状态转到另一个状态,从而达成特定目标。这条感受颇深。企业战略、经营、方向变化很快,很多时候无法通过调整管理型组织达到目的,管理型组织变革涉及面广,影响大,往往通过项目型组织先去拓展,趋于稳定后形成管理型组织进行日常运作的方式更平缓。两种类型企业都经历过,管理型组织很难一步到位,频繁变化导致大家工作不稳定,存在等的情况,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做什么都会变,也会人心惶惶。通过项目型组织,可集中资源,在共同目标下快速执行试错。
项目创造商业价值。商业价值定义为从商业运作中获得的可量化净收益,效益可以是有形的、无形的货两者兼有。项目的商业机制指特定项目的成果能够为相关方带来的利益,可以是有形的、无形的或两者兼有之。
项目启动背景。组织领导者启动项目是为了应对影响该组织的因素。大致分为四类:符合法规、法律或社会要求;满足相关方的要求或需求;执行、变更业务或技术战略;创造、改进或修复产品、过程或服务。
没有经历过“符合法规、法律或社会要求”的项目,更多是企业级的项目。从经历来讲,主要想说下为什么会有项目?以及都经历了哪些项目。项目一定会有一个发起人,要有一定的目标。没有见过哪个项目经理自己规划一个项目去做,而产品不一样,产品经理拿一个产品规划,跟领导汇报一下,就有可能要来资源来做。这点来看,项目经理很被动。由于没有历史经验参考,目标有可能一开始不是特别清晰,比如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但一定要逐渐清晰,要不目标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何谈怎么做为什么做。
粗浅的认为项目目标就是项目的商业价值,最多的是以收入为目标的项目,也有以业务目标为项目,业务目标也是要转化成收入,比如流量、DAU目标,更高的流量、DAU可以带来更高的业务、广告收入。一场发布会,除了广告收入外,更多是带来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虽然可以用百度指数来衡量,但是这个指标可操作性比较大。产品研发项目研发出一款工具或产品,由于产品商业化或者盈利时间较长,如何衡量产品的商业价值或提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