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过一个叫赫施的人提出的“捍卫作者”理论。
大概就是说作者的文章应该完全尊重作者本人的思想,作者本人才拥有对于文本的解释权。
我自己也是一个写作者,一开始看到这个理论我觉得还不错,确实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应该尊重我的思想。
但后来我发现,这个理论并不是到处都适用。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文章风格有很多。
小说、散文、诗歌、历史研究、社会热点评论、文学理论研究……
然后我发现除了我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者是直抒胸臆的一些文字之外,更多的是含蓄隐晦的。
比如小说,写作之前我们肯定是有一个主旨。
尤其是长篇小说的连载,十分需要耐心和毅力。
但现在网络媒体行业发达,不像以前作者和读者之间似乎相隔很远。因为那时候一般都是笔头写作,读者和作者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
现在作者在网络上的写作完全可以和读者自由交流,甚至作者的剧情发展导向会询问他们自己忠实粉丝的意见,然后再做定夺。
像诗歌更是有隐晦朦胧之感,而且有些评价越高的文章反而越是读不懂,大概是因为内涵更加深刻吧。
有一句话不是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嘛。
更何况,我自己去读自己以前写的诗歌小说之类还能读出不一样的感受,有的时候还蛮有意思的。
而且,我也鼓励读者有自我思考。
如果说解释权都在作者这里,那你让我们研究历史的咋办呢?
你说如果我要研究一个李白。
说实话,我除了能说今儿我看到的那轮月亮跟他是同一个,其他只能到他待过的地方和从他的文学作品中读出来了。
难不成他跟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时候,我在他旁边跟着他?
难不成他站在夜色里“举头望明月”的时候,我在他屋子外面做他的偷窥狂,通过观察他的表情变化来揣测他的心情?
就算这样,我也是主观臆测呐。
难不成我有机会在他诗兴大发过后拿着个小本本去采访:
“大佬,请问您当下的感想是什么?”
“大佬,请问您对于您被评为‘谪仙人’有什么看法呀?”
当然,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所有对他的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想法都只能通过与他有关系的线索去研究揣测了。
说不定人家只是想象的一场游记,咱还把它当成他游山玩水去过的呢。
因为搞文学写文章的人相较于普通人而言,脑洞都比较大。所以很多时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说不清的。
也是因为这些已故的人除了他们留下的东西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所以才吸引一代代人去考察他们。身世背景也好,人生际遇也罢,总是有各家说法。
就像《红楼梦》,不同年龄阶段读出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或者是更深刻,或者是改变了“喜恶”,甚至是有了一些新的思想来替代旧的思想。
不然历史怎么会这么有趣呢。
就拿这个历史研究来说,我个人是一个业余历史研究爱好者。
我觉得像我们这些历史研究爱好者,很多人的初衷是尽可能把看起来严肃的历史写得有趣,能够尽可能多的普及大众。毕竟严肃的历史书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读的。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愿意读历史,传播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当代生活中可以借鉴的思想。
但我建议的是,我们可以把历史写得有趣,但是我们在写作之前应该去读读那些专业一点的历史研究资料,我们写历史要尊重一定的原则。
这样可以体现一个写作者的负责任的态度。
相反之,对于当代还健在的作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又会怎么看呢?
我个人觉得用上那些作者的文章,如果不是单纯的欣赏的话,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去询问一下作者的个人意见。
不然很多时候连作者本人都要吐槽:“什么?用了我的文章做阅读理解,怎么我照着标准答案一看,我连三分都做不到?”
“谁是这样想的,真是无语。”
………………
更别说我们那些可怜的做题的孩子们了,他们更加不是出题老师肚里的蛔虫了。
我觉得那些阅读理解询问作者至少有一个证据。
当然,要是遇上不介意的作者,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出开放式题目。如果作者十分介意的话,我们就多多尊重他们个人。
因为也会有作者是尽可能把阅读权限完全开放式授权, 甚至他们会惊叹:“哇,你竟然把我的文本研究地这么深刻,连我自己都想不到呢。”
就像有的文章鲁迅先生可能真的只是无意间写错了一个错别字,因为鲁迅先生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我们就认为那个错别字可能另有深意。
甚至一句“晚安”也能想到是对黑暗局势的什么玄机。
感觉很多时候作者们自己在读自己的作品时也可能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体验,甚至有的时候可能觉得中心思想都又不同了,或者是丰富了。
我很多时候把作为写作者的自己和读者的自己分开来,把他们当做两个人。我大概比较喜欢把我的文本作为独立个体看待的。
但我们自己如果愿意开放式的话,那就说明我们对所有人都是开放式的。所以那些出题老师的思想也不能代表孩子们的思想。要开放就应该对所有人开放,如果你觉得他们必须那样理解,那就当成标准答案好了。所有人都应该说清楚的。
那么请问各位作者,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