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考经历简介
笔者于2021年12月17日决定考编,计划全职备考约3个半月后参加2022年3月26日贵州省公务员考试。因为疫情影响省考推迟到2022年7月9日,所以我在备考期间参加了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我总计参与了6次考试,5次进入面试环节,于第2场面试上岸,放弃3场面试,现总结部分成功和失败经验。
考编人数众多,其中有很多应试高手,能否进入面试环节除了看自身应试能力、考场发挥,还要看报考同岗位的竞争对手强弱。文无第一,笔者总结备考经验以供参考。
2.考试成绩汇总
(1)第1次考试
报考单位和职位:某大学辅导员,招2人。考试时间为2022年4月16日。
考试科目:单位自主命题,内容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部分题型+英语选择题(总分100分),未考数量计算、资料分析、逻辑分析,多考常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均为记忆类知识,不需要花时间分析。
同岗位报名人数460。本人成绩77分,岗位排名第8,未进面试。成绩截图如下:
总结:此考试不属于事业编联考,考试内容并非常见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或《公共基础知识》、或《综合知识与能力素养》这三类标准试卷。
(2)第2次考试
报考单位和职位:某学院辅导员,招5人。考试时间为2022年5月21日。
考试科目:《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总分150分)+《综合应用能力A类》(总分150分)。
同岗位报名人数不详,本人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94分,《综合应用能力A类》100.5分。岗位排名第11,进入面试。成绩截图如下:
总结: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时,由于过于谨慎,上半场考试中出现做完部分题目后重新读题检查的情况,导致时间不够用,最后约5-7题没做完,盲猜答案。因心态问题导致考试节奏不当。
考完《综合应用能力A类》之后,我对比某机构给出的参考答案,发现自己答题内容和机构参考答案基本相同,自己估分120+,但是实际得分比估分少20分。估计要么是机构给出的答案不准,要么是我的书写混乱导致分数低。
(3)第3次考试
报考单位和职位:某研究所党务管理人员,招1人。考试时间为2022年5月28日。
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50分)。
同岗位报名人数107,本人成绩115分,岗位排名第2,进入面试。成绩截图如下:
总结:同岗位竞争对手比较厉害。报考招收人数为1的岗位,受运气影响较大,如果遇见一个顶尖高手就难以上岸。115分在本次考试的其他多数岗位都属于最高分,但是遇见一个考120分的考生,就难以上岸。
(4)第4次考试
报考单位和职位: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人员,招2人。考试时间为2022年6月18日。
考试科目:《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总分100分)+《综合应用能力A类》(总分100分)。
同岗位报名人数972,本人成绩161.5分,岗位排名第2,进入面试。成绩截图如下:
总结:同岗位竞争对手比较厉害。本次考试为事业编联考,总计50483人报考,联考总排名我在第六名,联考总排名第一名总分167.5分,和我报考同一岗位。
(5)第5次考试
报考单位和职位:某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12人。考试时间为2022年7月2日。
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50分)。
同岗位报名人数1031,本人成绩106.5分,岗位排名第23,进入面试。成绩截图如下:
总结:考试时出现重大失误。本场考试时间为9:30-11:30,我通常模拟考试时间为从整点到整点,例如9:00-11:00。做完主观题时间为10:50,我潜意识认为12:00考试结束,于是花10分钟检查主观题,之后开始细致地写作文,11:15写完第一段约150-200字,听见最后15分钟响铃警告后意识到时间出错,最后15分钟狂写400-500字,总计600-700字后草草结尾,未写满题目要求的800字以上,导致60分的作文题严重丢分。
(6)第6次考试
报考单位和职位:某市总工会工作人员,招1人。考试时间为2022年7月9日。
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总分150分)+《申论》(总分150分)。
同岗位报名人数154,本人成绩213.6分,岗位排名第1,进入面试。成绩截图如下:
总结:《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前半场有点谨慎,心态控制不好导致最后时间不够,盲猜3个选择题。数量计算部分难度过大影响了发挥,用时约30分钟,自己做对5个,猜的题目全错;资料分析部分用时约31分钟,接近全对。
因为《申论》前三题按照答题要点给分,所以我书写较快,字迹偏潦草;大作文书写细致,字迹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