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胜藏云溪

图片发自简书App

藏云溪如谜。

藏云溪源自五磊寺山泉,在山泉水清,经月亮池,下注莲花池,随山势而下,终于杜湖。若云溪,则必多平缓,沿山下泄,当名为涧。溪如何可藏云?云又如何可藏?陶渊明曰:云无心以出岫。若无心,又如何出,如何藏?柳宗元曰:岩上无心云相逐。若无心,又如何相逐为戏?藏云溪,析而辩之,无一字得其正,无一字占其理。然而合而观之,则深得占名之妙,但觉意味无穷,而不免勾人探幽之兴。

山以石名,林以水兴。凡空迥绝特之观、荒怪古僻之踪,皆缘有怪石,有清流,所谓乔岳巨浸,无石不成景,无水不成境。藏云溪之石,历亿余年,受天真地秀,雨露滋哺,梵唱缭绕,孳孳富有生气,化形多端。或盘如莲,或削如钻,或攒动如佛陀,或昂仰如宝蟾。藏云溪之水,涓涓汩汩,仪态万方。或平如镜,浸漫石上,俄而倾斜而下,珠玉飞溅,鸣铃叮当。或涌暗流,穿行石间,淙淙窣窣,不觅其端。或湍击腾跃,噌吰呼喝,或凝神暗度,幽邃悄怆。折节跬步,水声不绝,水石之间,藤蔓缠树,连绵生花,嫩叶如席,青苔覆壁,凉意微生。

山以寺兴,寺以僧名。自古名山僧占多,印度僧那罗延于山中结庐传经,弘一法师于讲寺授戒兴律。王维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藏云溪腰有起云亭。遥念先之名僧贤达,亭中默坐,对月茗谈,啸落禅理,云升左右,心无挂碍,飘飘若仙。尘氛洒落非人世,风落清明近月边。风流之人,方能得风流之景。若杂念芜生,纵有奇观,难入心眼。以佛心观之,众人皆佛,以污心观之,人皆屎溺。然而林静山清,境易入心,心易化境,参禅辩机,易得佛理。若非精深佛理,如何偶得藏云溪之名?若无藏云溪之胜,何来诸多乡之名宦先贤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印谚云:开斋节的月亮(ईद का चाँद)。 印度人久违重逢,见面说,你都成了“开斋节的月亮”了。(至少...
    sudhir阅读 3,725评论 0 1
  •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开心满满阅读 3,308评论 0 0
  • 白杏仁阅读 1,222评论 0 0
  • 1. 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2. 同一份时间售出很多次 3购买他人的时间之后再卖去 “购买他人的时间之后再卖出去”,这...
    MH红阅读 1,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