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读到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颇有感触。
我们知道,周国平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与学者之一,他的一些见地确实能够令人发愦,有时甚至让人瞬间醒悟,这或者正是大学者、大作家的魅力所在吧!
如在《人生哲思录》当中,周国平曾谈到“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那段话,确实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即:
“男人只刚不柔,你会觉得他生硬;女人只柔不刚,你会觉得她软弱;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在周国平看来,男人如果只有刚强的一面,那么,就容易显得生硬,硬者易断,所以,算不上优秀;如果女子没有刚强的一面,那也同样会显得柔弱,弱者易伤,不可能优秀。
因此,唯有雌雄同体的人,才有可能变得更优秀,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一样。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因为一个人的优秀跟雌或雄没有太大的关系,更何况雌与雄不过人们对于性别的划分,而不是衡量优秀与否的关键指标。
进一步的说,所谓优秀,强调的是超出同类的认知与能力,其具体表现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打破偏见,二是能够相互包容。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从人类文明伊始,社会就对男性和女性设立了不同的标准,即通过各种规范框定男人与女人的职责以及在社会当中的定位,并渐渐的形成一套人们约定俗成且共同遵守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都是片面且带有某种偏见。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生在世就是在扮演着“这些标准”赋予的角色,即使一部分人意识到了,也很少有人有勇气去打破它。
但是,对于那些真正伟大或者优秀的人,他们往往能够打破偏见,不会受到各种社会的定义与标准限制自身能力的发挥,除此之外,他们往往更容易并懂得包容他人,而不会从性别角度去抬高自己或贬低他人。
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往往才会变得更加完整,因为他们早已超越了“性别上的差异”。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雌雄同体让人更优秀,而是优秀的人,往往更能够兼有“雌与雄”两种性别上的特征。
正如柏拉图所说:人类最早出现时,大都是双性人,而人的身体就像是一只圆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后来被从中间劈开了,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竭力要找回自己的另一半。
而当一个人能够找回另一半的特质并相互融合时,无论是在人性还是认知上,当然就会表现得更加丰富与完整,即最优秀的人。
从另外方面讲,任何一个人如果要变得优秀,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己,就大致而言,女性偏于柔弱且感性,男性则偏于刚强且理性,这其实就是人自身所带有的局限。
而一个优秀的人,大都能够超越这些局限,并且把“两性”的优点集于一身,然后,变成一个人们眼中“雌雄同体”的人。
因此,真正优秀的人,并不是天生 ,而是不断地超越自己,最终才变得优秀。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天生“雌雄同体”的人,并不一定都优秀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