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蝉声嘶鸣。心情烦躁,不如读诗。
初读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甚是喜欢;再读,还是喜欢;读了又读,依然喜欢。
台湾诗人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
很多人熟悉他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写诗人人生各个阶段的乡愁。好不好,好,否则也不会被选入现代文学史教材。
还有他的《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好不好,当然好,否则罗大佑也不会将它谱成歌曲。
但与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相比,我就觉得它们不够好。
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是受余光中写给他的信的触发而写成的。余光中在1982年6月给流沙河写信说:“当我怀念大陆的河山,我的心目中有江南,有闽南,也有无穷的四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1982年7月10日,流沙河写下了《就是那一只蟋蟀》。
流沙河是四川人,余光中祖籍福建,抗战期间在四川一个叫悦来场的地方读过五年中学。四川是他们感情连接的纽带,是他们共同思念的地方。
流沙河是诗人,余光中也是诗人,蟋蟀是流沙河表达乡愁的载体,也是余光中理解乡愁的载体。
诗曰: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第一段: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十分肯定地说就是四十年前在悦来场窗前的那一只蟋蟀,纵身一跃,跳到了你台北的院子里。
第二段:蟋蟀是古代中国人表达思念之情的重要意象,历代诗歌里都有名篇。《诗经》的名篇、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南宋姜夔的词,一一罗列,排比反复。
第三段:深山的驿道边、长城的烽台上、旅馆的天井中、战场的野草间那是古典诗歌里蟋蟀歌唱的舞台,那种冷落和萧条十分有利于烘托愁人的心绪。
第四段:蟋蟀的歌唱勾起了诗人对美好童年的怀恋和回不到故乡的感伤。月饼、桂花、石榴果是温馨的童年记忆,而飘风的黄叶、野塘的残荷、南飞的大雁、田间的草垛则烘托了时光流逝的感伤,再也听不到母亲对儿子的声声呼唤。
第五段:蟋蟀的歌唱将台北和四川连接在一起,将所有中国人连接在一起。紧紧围绕蟋蟀的歌唱,说在海峡这边、在海峡那边、在台北的巷子、在四川的乡村,在每一个中国人足迹所到之处,蟋蟀的歌唱是中国人共同的乡音,无比单调,却又无比谐和,露珠、萤火、鹧鸪的叫声三个意象和蟋蟀的歌唱一起渲染了乡愁的浓烈。
第六段:蟋蟀的歌唱也将余光中和流沙河这两位朋友连接在一起,其实乡愁是所有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这就是结尾两句概括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直白有直白的好,含蓄有含蓄的好。直白的好在于不用琢磨,强大的感情力量直接把你抓在手里;含蓄的好在于需要琢磨,越琢磨越有味道。
《就是那一只蟋蟀》属于后者。
斗室之内,诗就是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