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承认,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情绪是低落而无奈的,但我依然推荐大家一读。
贫穷,其实从来都没有远离过我们,即使如今的媒体大肆渲染经济的高速发展,即使在各大报告中人们的生活已经开始奔向小康。是的,在主流文化中贫穷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然而,它却那么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我们都知道,懒惰、失业、挥霍都能导致贫穷。然而,勤奋、工作、节俭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作者芭芭拉在美国六个地方的底层生活和工作经历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残酷而冰冷的现实: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结构性贫穷远远甚于自致性贫穷。经济学中那只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所谓的供求关系,在那些底层人们能找到的工作中显然是失效的——芭芭拉在这场“实验”中所选择的每一个城市都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然而底层劳工市场的工资却依然很低,基本都是5~8美元的时薪(1998年的美国)。这究竟有多低?作者芭芭拉在最后一站明尼苏达州的沃尔玛工作时,时薪是7美元,工作时间是每天的10:00-18:00(最后被调整为14:00-23:00),一周工作5天,扣掉税后到手不到250美元,而当时一个带厨房的廉价公寓一周的租金是179美元。但比这更糟糕的是,这样的廉价公寓长期没有空房。最后,芭芭拉不得不在好不容易找到房间的清景旅馆暂时落脚。清景旅馆被芭芭拉宣称是全国最糟糕的旅馆,房间不仅没有空调或电扇,窗户上没有纱窗,连所谓的窗帘也只是形同虚设,而门上甚至没有锁!但最重要的是,即便如此糟糕,它每周的租金却要245美金——比芭芭拉扣掉税款后的周薪还高……
薪水太低而租金太高的问题,也正在我们国内上演。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断攀升的房价,而房价的环比涨速远远超过了底层的工资。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底层的人们而言他们不但没有分享到经济繁荣的红利,反而因为越来越繁荣的经济而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房租、更高的通胀和更高的生活成本,受尽繁荣之害。
我们也许曾经理所当然地觉得:既然劳动力如此短缺,工作的机会那么多,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待遇更好的?这里面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也有找工作的机会成本和换工作的沉没成本。当生计都难以维持时,任何一份的工作都会成为你的救命草,你都不敢轻易放手。而当日复一日被重复而沉重劳动所消耗,并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感和情绪的宣泄渠道时,你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日益受损和麻木。你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提升——就像芭芭拉在沃尔玛遇见的一名二十来岁叫斯坦的小伙子,“原本他想一面工作一面上学(他说出一个两年制技术学院的名字),但工作严重干扰到他的学习情况,结果他得退学……”。当然,与此同时,你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接收新的信息。
本身没有经历过贫穷的我们真的很难体会到那种贫穷的滋味,那种极度的痛苦和绝望。即使作者芭芭拉试图乔装成一名贫穷者去体验底层的生活,但她到底是个冒牌货——她坚持至少要有一辆车,她有一个长期健身的好体魄而非从事长期劳动而受损的身体,她一个人体验生活而不需要负担家庭的重责,无需考虑子女、老人的问题,甚至下班后连家务活都少之又少。但最重要的是,她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暂时的体验者,她随时可以“从最底层的20%移动到最顶层的20%”——我想这就是能够让她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毕竟一个精神支柱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然而,对于真正的贫穷者而言,他们不仅收入微薄,得到的社会认同感少之又少,他们甚至看不到所谓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在生活的泥沼中变得越发沉默,他们被生活挖空了灵魂,他们快速老去……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结构性的问题只能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来解决。而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那些成功人士在宣扬天赋和努力是他们的成功之道时,请别忘了他们背后的大背景——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背景。多少比他们有天赋、更努力的穷人,却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贫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