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为代表的一系列手机软件,本来是作为私人聊天的工具,如今却成了绑缚人们私生活的负担。再说大了,手机也不再意味着是我们个人的物品,而已经固化为一种工作必备的工具。
我早说过一个命题,如果我不再使用手机,单位有无权力将我开除?这看似是个很幼稚荒唐的问题——很明显,谁也不能不拥有一部手机,否则在这个互联时代寸步难行。谁也没法不加到某某工作群、不收发短消息和文件通知、不接打工作必要的电话,因为我们已经回不到原来那个低效、简陋、但是自由度更大、心灵更惬意的年代了。滚滚车轮将一切值得玩味的事情,统统记录成照片、视频、录音,保存在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打开的U盘、硬盘、光盘里,而不会在乎脑子里、心坎里是否真正存留了这些回忆。
现在流行“带节奏”这个贬义词,殊不知人们已经被带了近百年的节奏,这是谁的节奏?追根究底,是洋人的节奏,洋人好这口,从深层也反映了东西文明的区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一直是我认为的文化的终极归宿,我们不求激进、冲突、对抗,我们孤守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谐,这就是我为什么从心底排斥微信等聊天工具,当满屏幕闪现着消息红点、待我去点击、阅读的时候,便激起了我狂热的厌恶,然而事实上的不得不,更加重了我的烦躁。我的抑郁恐怕就是根植于这里。
放下手机,回归自然、家庭和书籍吧!让心灵得到休憩,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