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90后现在最厌烦的场景,那一定是节日里的各种亲朋好友聚会;如果说90后节日里最怕谈到的话题,那一定是催婚。
社会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就好像游戏中每个等级要扮演的角色,只有恰当地完成了该等级的任务,你才能进入下一个等级。
第一阶段:婴儿期(0-1)
第二阶段:幼儿期(1-3)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3-6)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
第五阶段:青春期(13-19)
第六阶段:青年期(20-30)
第七阶段:成年期(31-65)
第八阶段:老年期(66-去世)
那八个阶段这么多,涵盖了人的一生。今天主要讲的是第六阶段中的一个情况:催婚。听到这个词就很恐怖了好嘛。
常说人生有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大家常说的是后两项。可想而知,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结婚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从先成家后立业的顺序也可以看出。
这里暂且把人生分成2个阶段,毕业前和毕业后。每年大年初一,亲朋见面会互相祝福,毕业前会祝福孩子学业有成,毕业后就开始各种形式的催婚。让人烦不胜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父母在孩子大学毕业后开始催婚,开始安排各种相亲对象,后来如愿以偿,孩子闪婚了。但结婚一年后孩子生产的时候,难产,男方选择保孩子。试想一下这个正在生产的女生听到这个消息是什么感受?
大多数人应该和我有一样的情感共鸣,替这个女孩子气愤。
追根结底,这一切怪谁呢?都是这可恶的催婚惹的祸!好像25岁不结婚就是天大的罪过了,其实只是年轻人谨慎,还没有找到想与之共伴一生的人。
最近国庆刚过去,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国庆七天,我参加了5天婚礼!后面四张配图都是捂心状,这是受到了万点暴击啊。这不单是看到别人成双成对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孤独,还有亲朋好友对自己催婚的烦闷。2018年还没结束,2019年已经有三场婚礼在等着我了…在这些已经参加过的婚礼中,即使有事不能到现场,支付宝也要传送自己的祝福。
真的是人财两空啊。
微博最近还有一个热搜,讲的是一家酒店国庆期间一天有12对新人结婚,空气中弥漫着祝福甜蜜的味道,赶来参会的亲朋都不知道宴会厅在哪里了。
有这样一句话,结婚是为了让两个人都越来越好。
所以,话说回来,所有人都是期待着幸福的到来。遇到合适的人,结婚是顺理成章的事,不用别人催,自己都急得不行了好嘛。
现在,国庆结束了,朋友圈各种婚礼、满月酒、誓言等也都展示结束了。热闹凑够了,钱也花出去了,我们还是要回归自己的生活,还是好好工作赚钱吧,毕竟下次还要出份子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