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书名的一瞬间,我有些犹豫,我不知道是不是要选择这本书,要分享这本书,当看到思维导图的框架后,我决定就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找到幸福的感觉,要怎么面对自己内心柔软的部分以及容易受伤的部分,如何处理,怎样能够让自己保持更好的状态,而这就是自我功能是否强大以及如何让受损的自我功能修复,走出内心的阴影,重新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
书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人本主义的角度和意义疗法的角度,解释了我们内心受伤的12个牢笼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中的“习得性无助”的理论,告诉我们“无助感”是我们自己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把“习得性无助”转化为“习得性帮助”,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吸纳他人积极主动的部分,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认知行为疗法让我们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自动化思维总会让我们处于一种非常痛苦的境地,之前经历过一次痛苦的体验,在下次遇到的时候,就会自动的联想到上一次痛苦的体验,然后让自己尽可能的远离这样的事件,这件事就逐渐内化成了一件危险的“高危地带”,一旦靠近,就会难受,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然而,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自动化思维时,也就能够更好的走出自动化思维的“怪圈”,以空杯的心态,面对每一件事情;人本主义的先驱卡尔•罗杰斯提出了无条件的积极性尊重,就是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状态,我们都应该无条件的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最好的,也相信自己是值得爱与被爱的,即便遇到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我们也要相信自己是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与幸福的未来,这就是人本主义提倡的无条件积极尊重;维克多•弗兰克的意义疗法向我们说明了做一件事有意义的事情和漫无目的的做一件事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却每天都在漫无目的的像个机器人一样,机械的生活着,做着重复的工作,还在畅想我的理想,寻找生命的意义。什么样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呢?发自内心的喜欢,能够激发自己内在的动力,长期坚持且乐此不疲,不考虑回报,不考虑时间,完全沉侵其中的如痴如醉的状态,这可能是更明确的印证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有意义。
本书中提到了我们的内心有12种损害我们自我功能的因素,如果无法解决,终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惑,正是因为这些困惑,我们才过的如此痛苦,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这12种使我们远离快乐和幸福的感觉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从而找到开启幸福之门的按钮。
第一种就是内在加害者,我之前在其他书籍感悟中分享过一个相同的概念,叫内在迫害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内在,一个是内在迫害者,另一个是内在帮助者。
对于内在迫害者来说,遇到问题的惯性思维就是:为什么总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这些糟糕的事情,怎么我的运气总是这么不好,就好像只有把自己说的很惨,让自己处于一种非常痛苦的感受,才能好受一些,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他人的爱,因此,这类人心理的牢笼就是总觉得自己不应该享受美好的事物,自己不配得到很好的生活,不配得到伴侣的关爱,甚至为了破坏一段幸福的关系,而做出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行为,最终后悔不已,我们可以理解为,这类人与他人的每一次分手都是为了与另外一个人来重复现在的这种模式。
与此相似的牢笼是内疚与羞愧,总会感到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不值得更好的,对自我自尊的评价很低,觉得所有的事都是自己的错,糟糕的情况应该更加糟糕才对,而摆脱这种情况的方式就是告诉自己:允许,值得,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允许自己获得更好的。
对于内在帮助者来说,我觉得我自己应该享受美好的事物,我需要肯定,需要鼓励,需要他人的支持与帮助,我可以一个人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也可以在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向外求助,即便遇到不好的事情,也相信自己可以面对,可以处理,因此,这类人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总是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总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情。
第二个是逃避的牢笼,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痛苦、糟糕的事情与我们不要有太大的关系,甚至远离,假装我们不会遇到糟糕的事情,回避着这些事情;同时,还会为了不让自己感受到痛苦的感受,不去接受和感受这些情绪情感的感受,如果我们不去处理这些情绪情感,那这就会让我们渐渐变得麻木,逐渐丧失了感受所有情感的感知,此时,我们麻木的不仅仅是糟糕的,不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也会同时麻木快乐、开心、愉悦、幸福的感知,因此,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自己内心里面糟糕、痛苦、难过的那一部分情绪情感,当我们从内心里面接纳了这些情绪,并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愿意与它们和解,陪伴它们聊天,感受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他们相伴随,你就会发现,原来它们并不可怕,甚至还是在某种情况下成为帮助你的利器。
第三个是自我忽略的牢笼,困在这个牢笼的人有这样的特点: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经常忽略自己的需求,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过度追求成功,忘记照顾自己,忽略自己的感受,满足他人的需求,;也就是丢失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需要,总是把别人照顾的很好,却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而要打破这样的牢笼,我们需要先看到自己的需要,感受自己的需求,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先爱自己,再爱别人。
第四个是秘密牢笼,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内心藏着秘密,感觉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说,总需要遮遮掩掩,无法坦诚的袒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害怕受到他人的嘲笑与讽刺,精神紧绷,注意力无法集中,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也无法体会情绪的变化;打破牢笼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向他们倾诉你内心的秘密,给内心的秘密一种向外发泄的渠道,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秘密,而是我们可以选择谁作为听众的权利,这很关键。
第五个是悲伤的牢笼,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经历过一些悲伤的事情,所引发的哀伤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总是不去面对或者接受这样的情感体验,而忽略这样的感受,对留有遗憾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而这种无能为力感会让我们沉侵在强烈的愤怒中,无法走出;处理悲伤,走出牢笼的方式就是对于我们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摆脱对不由我们对事件负责的态度;对于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学会接受与放下,时间总会给你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恐惧牢笼、怨恨牢笼、僵化思维牢笼、评判性牢笼、绝望牢笼和不宽恕牢笼,这些牢笼的核心都是对事件本身存在的情绪情感没有正面的去处理,甚至选择了逃避,在本该恰当对待的时候,关键他人没有正确的回应,恰当的对待,从而将错误的、不合理的做法内化成自己的核心信念,相信这些牢笼是无法突破的,是可怕的,当下次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会选择远离,逃避,躲开,而不敢再去靠近这一个个牢笼,而当我们从内心接受这些牢笼的存在的时候,接纳这些牢笼背后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或许就能看到自己的需求,看到自己的状态,感受到那些让自己痛苦不已的东西是什么,从而进行自我疗愈,破除一个个牢笼,重获新生,迎接美好的生活。
我是李赛,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跆拳道教练,还是一位总结达人,阿蔡老师赠予我一个称呼:“总结达人”,我希望自己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链接更多的人。
阿蔡老师,本名蔡洪峰,80后互联网老兵,激情满满、斗志昂扬、勇于探索的创业者, 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中国式创业培训最佳实践探索者,互联网O2O领域专家。现在致力于帮扶0到5年的创业者(创业五年内)更好的创业,提供成功率。帮助企业家、创业者打造个人IP。创业要发财,就来找阿蔡。有才者更有财,近我者富。大家可以自行百度:阿蔡老师或者阿蔡老师蔡洪峰,看看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