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的智慧

顺其自然的智慧


抬头看天上的星星,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最远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他们长的什么样?我们能和他们建立联系吗?


虽然有一些宇宙的知识,也学习了膜宇宙、虫洞、多维空间、量子宇宙观、黑洞、能量场、多元宇宙等等新理论,但是相关疑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更多的好奇。


后来听说一种“十方世界,皆是一心”的说法,意思是能把握自己的“心”,就可以了解整个宇宙。


“心”是什么,找遍所有能找到的答案,都是心理学范畴的解释,如果用心理学的理论理解宇宙,似乎不太准确,首先的问题就是:宇宙有情感吗?


中国古老的智慧早已经指出:天地不仁。还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由此来看,宇宙是没有情感的。


需要跳出心理学的思维,来理解什么是“心”,是很重要的一个事,记得上学的时候学习《庄子》,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有一天和惠子出游,庄子站在桥上看见水中的游鱼跳跃出水说:“游鱼自由自在,翻腾跳跃,真是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道理就是这样的。”


庄子说:“我们从头顺顺,其实,你先说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说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是在桥上看见鱼快乐跳跃而知道的。


从这个故事,我们能够看见庄子和惠子的“心”的不同,庄子因为鱼而起“心”,惠子因为庄子的话而起“心”,两个人因为不同的缘,而起不同的“心”,最后的结果因为不能互相理解而发生争执。


同样当我们每个人,包括科学家,观察宇宙、思考宇宙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也会因为时间、地点、对象、环境、所受教育等等的不同而起不同的“心”,于是理论繁多,共识甚少,或者有了共识,又会因为新的证据的出现,而再次产生分歧。


但是宇宙一直就在那里,依据自己的规律运转,就好像庄子与惠子所说的鱼的快乐,作为当事者的鱼,完全不在乎这二位的起“心”与争论,该做什么做什么。


世界是客观的,我们对它的认知由于“心”的活动而被固定,但是这种固定又是可变的,所以必须用“变动”的观点看待一切,只固定的坚持一个认知,可能会带来问题。


比如早上吃油条,今天的好吃,明天也许就不好吃,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只要是油条就必须好吃,那只能是自寻烦恼,所以应当“变动”的看问题。


看待宇宙也一样,可以接受现在一切的理论,也可以接受可能被推翻的旧理论和出现的新理论。


所以,当我们以“变动”的眼光看待有关宇宙的问题,就会发现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可以有边界,也可以没有边界;可以有生命,也可以没有;长得可以像我们,也可以是其他的样子;


只要顺着宇宙留下的线索,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逐渐地增进认知,秉持“变动”的观点,终会找到终极答案。


以“变动”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这样的“心”对待生活,就有了正确处理所有问题的可能,“固执”也不再成为我们的标签,顺其自然将逐渐成为人生的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