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小小的地方,大大的世界

茶馆

文/廷熙雅锶

谢添导演的《茶馆》摄制于1982年,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北京裕泰茶馆在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于是之饰)细心经营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

提着鸟笼哀叹时运的松二爷,怒吼“大清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一心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都穿梭于茶馆。

在茶馆貌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各样各样的黑暗。几十年的光阴,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不免感叹,如今的中国,国强民富,真好!苦难过后,我们要珍惜当下。以一颗感恩之心,去创新,去接纳,去包容。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

一、本可以成为百年老店,却消失在人海

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清末子随父业,有着很强的处世哲学,不得罪人,也不论世事。茶馆挂着牌子“莫谈国事”,在没有言论自由的年代,稍不留神说错话儿就会引来祸事。

王掌柜,一辈子都在改良。

将茶馆后的房子改成公寓,提供给大学生住宿,茶馆也换了装扮。要是在和平年代,这样改良过后,生意应该会蒸蒸日上。可是,依旧艰难度日。

在解放前夕,到处兵荒马乱,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王掌柜还苦撑着,时不时想出些个小招数,请说评书的来说评书。

做生意,改良与创新,王掌柜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逢迎拍马、算计经营、能说会道,本可以安生的过一辈子,到了晚年,境况却愈发艰难。

眼看着茶馆撑不下去了,鬓发苍苍的王掌柜打算聘用女招待。在当时看来,这是大胆的改良。如何才能保住六十多年的老字号?王掌柜四面楚歌。

改良在现实面前已经无能为力,“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不断来勒索,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要霸占他的铺面。

有人说,王掌柜具有他时代的局限性,他的眼光很短浅,看不到太远太高深的事物。在我看来,王掌柜是优秀的,假如年月不是那么艰难,他的茶馆是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店的。在动荡的年代,他用各种改良维持着茶馆,这便是一种精神。

多少人,遇到困难,还没迎敌,就已放弃!

二、国家不幸时代不幸,辜负了多少人

“旗人”常四爷,性格耿直,一身正气。给乞讨的母女买烂肉面,看到庞太监买老婆,感叹时代衰败,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投进监狱一年多。出狱后,参加了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后来,凭力气挣饭吃。到了晚年,只落得挎小篮卖花生米。

“希望国家像个样,不受外国人欺侮。”常四爷的侠骨豪情在邪恶势力下,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凭着一身正气和满腔热血,却没有闯出一片天地。

有了花生仁儿,没有牙的年纪,大呼:“我爱咱的国,谁爱我呀?”正义感和爱国心,到底被什么辜负了?

有国才有家,在国破家亡的时代,多少无名英雄默默老去。他们也曾正义凛然与世俗作斗争,只叹时运

三、意气风发,实业救国

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一心实业救国,变卖祖业创办工厂,开银号。初登场时,意气风发,自在潇洒。要办顶大顶大的工厂,救国。

在现在看来,秦仲义是位有报国之心的企业家。他比普通群众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本可以衣食无忧,潇洒快活一辈子。

财大业大心胸大,在“舌战”中不卑不亢,表面上对庞太监奉承、谦和,内心流露出不屑和鄙视。在这场较量中,仿佛看到了新生力量和旧社会作斗争的勇气。

如此有才能的秦仲义,花了40年心血创办的基业,到头来,他的工厂被国民党政府抢去,被当作"逆产"没收了。大半辈子的事业,空空如也!哀叹:“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也找不到这样的政府!”

心不禁揪了一下,学生会因考试成绩59分而懊恼,农民会因庄稼没有收成而难过,那么40年的事业啊,就这样拆了,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去面对?换做是你,你会怎样来面对?

一颗实业救国的心,被无情的现实碾碎了。

四、“子承父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刘麻子是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儿子小刘麻子“子承父业”,想要开办新式妓院,谋取更多的钱财。

宋恩子和吴祥子,着装一样,好似鬼差黑白无常。他们负责缉捕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社会腐败,敲诈勒索便成为一种风气。他们设置种种名目,收取各种好处费。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任意拘捕。

常四爷一句“大清将亡”,就被他们抓进监狱。

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子承父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掌柜已鬓发苍苍,还在千方百计勒索他的钱财,勒索不成,狠狠地扇了王掌柜一耳光。一位老者,被壮汉扇耳光,隔着屏幕,心里五味杂陈。

王大栓踏踏实实跟着父亲经营茶馆!

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怎么做,孩子怎么学。言传身教,就是这么个理儿。

网络化的今天,各种熊孩子捣乱的视频,让人唏嘘不已。熊孩子的背后,是否有“熊家长”的存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改革与创新,美德与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接力传递下去。

五、为自己祭奠

小小的茶馆,反映了几代人的命运,反映出多年前的中国。我们何其幸运,没有身在那个腐败透顶的时代。

影片最后一幕,三位老人自己给自己祭奠,害怕以后没人给自己烧纸,纸钱飘落,命运无常。

鞠躬互道再见的时候,他们今后都不会再见了。独留王掌柜黯然神伤,弯腰低头捡起几张纸钱为自己再撒上一把。不知多少人,看到这一幕是哽咽的。本可以阖家欢乐的一家人,连后事都需要自己祭奠。

镜头最后一次对准王掌柜时,泪眼朦胧。心里呐喊,不要!不要以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但凡还有一点希望,王掌柜也会咬牙挺住。

可终究什么也挽回不了!在历史面前,我们显得多么渺小。

六、活在当下,活出最好的模样

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感受简单的生活。

一碗茶、一碗面、一盘点心,做自己的掌柜,以最高的激情奔向自己的目标。

敢想敢干,让过去的悲伤随风逝去,不要想象未来是一帆风顺的,努力去实现梦想中的生活。旗人常四爷,不怕吃苦、不服输的精神,便是榜样。

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点点滴滴;学会审美,欣赏世界的美妙;学会创造,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心存“中国梦”,走向世界。秦仲义,一心实业救国,不以成败论英雄。如今,中国的年轻企业家如雨后春笋,他们积极进取、顽强拼搏。

《茶馆》的故事代代流传,小小的地方,人性复杂,善恶难辨。剧中人物,都在拼命地认真生活,可还是满目疮痍。

小茶馆,大世界。苦难的年代已过去,最好的时代,珍惜陪伴和懂得,愿你在尘世间心存希望,获得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