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结构化思维做事情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的思维方式,避免点对点思维、单一思维,而是一种逻辑、系统宏观的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体现在我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中,像我们英语中的思维品质,其根本就是一种结构化思维;体现在我们的沟通能力中,想明白才能说明白;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结构化思维能力强的人,工作学习必然安排的缜密有序,忙而不乱,反之,则有可能出现努力的瞎忙这种局面。
没有目标引领就没有真正的结构化思维,在沟通的时候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面向全班同学召开班会,还是针对一个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还是进行各种层面的会商活动,目标都必须非常明确,我们怎么抛出自己的观点,开这次班会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传递给学生的核心点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那我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才会聚焦重点,不至于偏移主题。
关于时间轴和空间轴,考虑问题一定要有时空观念。从时间轴来分析,先分析当下形势,其次向前追溯,最后展望未来,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一个纵向的思维模型。班级的线上学习,首先研究初始阶段的一些经验和问题,诸如学习环境的改变,过去在学校里所有人面对面,群体的动力和压力都在一个教室里互相传导,从而形成一种学习氛围,但现在每个同学都通过一根根网线连接,其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然后立足当下,制定问题解决策略,最后考虑在未来线上学习应该达到一个什么的层次和模式。
在空间轴方面,囊括了针对问题解决的所有事情,它不像时间轴那样有着清晰的发展变化脉络,也不像主体进结构一样有着清晰的行为主体,而是要考虑包括人、财、物、文化、时空、制度、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等等看似没有太多逻辑的因素。线上学习要将学生的自主管理、班级的文化建设、家校沟通、学习平台的使用、课堂组织等等都囊括进去。这里的每一个事情,都有诸多分支,是一个个新的独立的结构,所以怎么通过目标引领,将这些事情实现串联,从而不导致出现大量的冗余信息就非常关键。
结构动态使得我们的结构不至于僵化,我们搭建好结构以后,在具体做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那就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从而适应新的变化,这也体现了哲学的发展观。线上学习的班级管理,尤其是对于早晚自习和清底子时间的利用,由开始的班主任主导,到班长组织,到后来的小组长组织,经过摸索,又改成了合作小组模式,;对于任务完成情况的调度,由开始的班级群反馈,到后来的家长群反馈,到最后的学科班长群反馈,当日销号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阶段。结构动态蕴含着宝贵的哲学发展观和实践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研,发现问题,获得反馈,及时性的做出结构调整,从而使得自主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我们对于结构化思维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相对宏观的思维模型,即目标、时间轴、空间轴、主体进结构和结构动态,这个模型的宏观和立体,使得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套用这个模板,来得以解决,但在面向个性化问题解决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一种结构化思维;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谈到的四大象限是一种结构化思维;SWOT分析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我们做项目书也好,做案例分析也好用到的分析问题--找到原因----解决措施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等等,所以如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模式化,这本身也是结构化思维的一种体现。 结构化思维关键是在做事中去提升,反过来通过提升后的这种思维品质来更好的指导我们做事情,不断循环往复,从而放大我们的生命能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