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HAT——了解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先了解,它是什么?
“是一种花花绿绿的东西!”
“是一种笔记,就是会加一些手绘东西的比较好玩的笔记。”
“是把内容都收到一张纸上,好像有点神奇!”
“一种奇奇怪怪的,有很多线段,和字,还有很多颜色。”
以上,可以说是很多人对于“思维导图”的大致理解。
其实,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用且实用的工具。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清很多的问题,还能够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更加高效。
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通常包括下面几点:中心图、主分支线、级分支线、关键词、色彩、小图标。
中心图,其实就是这张图所记内容的主题;主分支、级分支线,有粗细变化和方向引导,主要让人更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关键词,就是内容了;小图标,能够帮助记忆并拓展相关内容的联想。
2)WHY——重要性的体现
我们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吸收和转化。
书读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吸收了多少。吸收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被你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
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吸收和转化。
提到“高效”,可能有些人就会有疑问了——明明手绘导图花费时间更长啊,怎么会高效呢?
其实不然。思维导图看起来会让读书花费时间更长,但只是“看起来”。它的高效,体现在两点上:
a.记录的简化和高效。
打开我们的笔记本看下,日常的笔记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到处都是文字?是不是就算简化,也是到处都是语句?
可是,思维导图,提倡的是将信息提炼为“关键词”,只记录最精华的部分的最核心词汇。同样的内容,思维导图中的文字,可以说是它的1/5甚至是1/20。
b.复习的便捷和高效。
思维导图还提倡在笔记阶段,就把内容的逻辑理清,并在相关重要位置添加小图标,以便激发人的联想。这样有趣的笔记,你会更愿意打开时时翻看回顾,无形中就增加了复习的频率和便捷,当然更高效。
3)我们还能收获什么?
思维导图的好处多多,他还能帮助我们锻炼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提炼、概括能力;取舍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希望你在尝试后,能发现新的收获点,可以和我交流下哦~
祝愿我们都能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